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牡丹亭的故事

牡丹亭的故事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3.12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临川晚报

【出版日期】2011.03.12

【版次】第03版:文化

【入库时间】20121205

【全文】

●晚报特约撰稿人杨友祥

《牡丹亭》是伟大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临川四梦》中的代表作,又叫《牡丹亭还魂记》。这部反封建的浪漫主义作品诞生后,不仅“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而且对后世文坛、曲坛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世界性的艺术瑰宝。那么,汤显祖为什么将心爱的作品命名为《牡丹亭》?《牡丹亭》的亭名是怎样来的?现在哪些地方有牡丹亭建筑……

牡丹亭里有故事

汤显祖在《牡丹亭》中精心设计了一个重要场景,那就是南安太守杜宝府邸后花园中有座牡丹亭。这座亭台非同寻常,它周围环境幽静优美,有开满芍药的花圃,有太湖石垒砌的假山,杨柳和榆树绿荫如盖。汤显祖在牡丹亭旁安排芍药,是有其深意的,在《诗经》中有一句:“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芍药是中国最古老的爱情信物,后来芍药就与爱情紧密相连。汤显祖借芍药来强调牡丹亭是爱情诞生的圣地。事实如此,剧中主人翁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风景旖旎的牡丹亭里。

《牡丹亭》第10出写杜丽娘游后花园,姹紫嫣红的景色美不胜收,触景生情的幽怨令人生困。杜丽娘在牡丹亭里小憩时,竟然做了一个美好的梦。她梦见和一位风流倜傥的青年男子说了不少贴心贴肺的话,还梦见那男子将她抱到“牡丹亭畔,芍药栏边,共成云雨之欢”。可惜梦被前来寻她的丫环春香惊醒,杜丽娘不免羞怯。但那种甜蜜感觉却是刻骨铭心,于是次日她又去寻梦(第12出)。她回想起“那书生将柳枝要我题咏,强我欢会之时,好不话长”等情景心里特别愉快,可看看周围,书生不见了,虽然牡丹亭里芍药依旧,但在杜丽娘眼里,已是“凄凉冷落,杳无人迹?好不伤心也!”没有情人的世界一片灰暗。第16出写杜母拷问春香,春香供出杜丽娘是在牡丹亭里做梦。第23出通过花神说出“牡丹亭又把她杜鹃花魂魄洒”,两出戏都通过次要人物的口吻,赞美杜丽娘殉情的坚贞爱情。第28出写柳梦梅拾到杜丽娘的写真后“玩之,拜之,叫之,赞之”,这种真情感动了杜丽娘的魂魄,于是与柳梦梅在牡丹亭娇羞地幽会。第35出写柳梦梅得知杜丽娘为他而死的真相后,到已经是“半亭瓦砾”的地方开坟救爱人,这时老道姑有一句“且在这牡丹亭内进还魂丹”的话。第53出写杜宝责备柳梦梅开坟并自媒自要杜丽娘时,已中状元的柳梦梅“那时节才提破了牡丹亭杜鹃残梦”,说出了他与杜丽娘真心相爱的经过。第55出大结局时,柳梦梅已奉旨与杜丽娘完婚,他高兴地唱道“从今后把牡丹亭梦影双指画”,要将杜柳至情至性的爱情故事广泛深入地宣传。

牡丹亭里发生了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汤显祖当然要将自己心爱的剧作命名为《牡丹亭》了。

牡丹亭名有传说

汤显祖在《牡丹亭》剧作最后有句“春肠遥断牡丹亭”,这是白居易诗《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中的诗句,原诗是:“夜泪暗销明月幌,春肠遥断牡丹庭。人间此病治无药,唯有楞伽四卷经。”汤显祖是将诗中的“牡丹庭”改一字而成“牡丹亭”。原诗写相思之苦,与杜柳的相爱之苦有相通之处,似乎是牡丹亭名的由来。

在民间,牡丹亭名另有传奇故事。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汤显祖由广东徐闻县典史量移为浙江遂昌县县令。在遂昌,汤显祖兴教办学重风化、扶持农桑治恶霸、灭虎放囚留大爱,几年间就把遂昌治理得“杏花轻线讼庭闲”、“市上无喧少斗鸡”的升平景象。

有一天,汤显祖来到后花园散心,那里有一座六角亭,正好休息。汤显祖闭目睱思时,忽见衙役带着一伙百姓个个捧着一盆盆盛开的牡丹,闹哄哄地进了花园。汤显祖被吵醒了,一问方知,这些老百姓都是一个叫叶坞地方的乡民,那里离城有十多里路。因地处山区,很多虎患民不安生,汤显祖刚到任,便有老虎伤害村童的事发生。汤显祖下令灭虎,并亲率兵丁连续奔波出猎共消灭了17只老虎,于是虎患平息。乡民远途跋涉而来,就是要在牡丹盛开的时节,带着牡丹花来献给他,以表达乡民的心意。乡民一边说一边把牡丹花摆放在六角亭的四周,这时亭子四周花团锦簇,清香四溢,令人赏心悦目。汤显祖心神舒畅,疲劳顿消,招呼衙役速备茶饭款待乡民。饭饱酒酣之时,乡民们问这么漂亮的亭台叫什么名字,汤显祖触景生情,脱口说道:“我看就叫牡丹亭吧!”

牡丹亭名,承载着汤显祖勤政爱民的政绩,传达着老百姓感恩汤显祖的敬意,多么珍贵啊!

牡丹亭台寄深情

汤显祖的《牡丹亭》剧作艺术魅力震惊中外,人们不但喜爱《牡丹亭》,而且深深寄情于精美别致的牡丹亭。于是,一些地方就建起了具有象征和纪念意义的各式牡丹亭台。

1957年,国家文化部要在江西举办纪念汤显祖逝世340周年的活动,市政府在文昌桥东灵芝山汤墓遗址上重修了汤显祖墓,并在墓地建造六角形的牡丹亭,吸引了很多人去参观瞻仰。可惜,这座牡丹亭毁于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

1982年,国家文化部等单位决定在汤显祖的故里召开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的大会,市政府负责修复汤显祖墓,由于原址建有制冰厂,于是将墓地迁到城西的人民公园内,在汤显祖墓的后面也建了六角形的牡丹亭。这座牡丹亭立有一块“三生石”,这不是宣传佛教关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的思想,而是对杜丽娘和柳梦梅触景生情、因情成梦、因梦相思、因思成疾、因疾而亡、因亡而梦、因梦而生、因生而爱、因爱终成眷属的坚贞不渝爱情的赞美,正所谓“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1995年,市区文昌大道旁的郤家山兴建起了汤显祖纪念馆,馆内也建有别致的牡丹亭。进大门后过三生桥,经破茧山房来到四梦村,在四梦村的正中高高耸立着一座六角形亭台。它和其他牡丹亭一样,但这座牡丹亭是双檐结构,因此显得更加雄伟壮观,气势轩昂,令人肃然起敬。

在《牡丹亭》故事的策源地———赣州市大余县,有一个牡丹亭文化公园。这个公园位于县城东部东山之麓,章水之溪,园内有牡丹亭、芍药栏、绿荫亭、丽娘冢、梅花观等景观,其中牡丹亭构建精巧,为园中十景之最,值得人们去观赏。

江苏省昆山市是昆曲(昆剧)的发源地,而汤显祖的《牡丹亭》大多以昆曲形式演出,所以在昆山也有纪念性的建筑———牡丹亭。这座精致的牡丹亭位于昆山市区的亭林公园内,亭旁小桥流水,亭上匾额辉煌是游人赏玩的好去处。昆山的牡丹亭除了彰显汤显祖剧作的不朽精神,还是昆曲发展的里程碑。

明朝天启年间,著名戏剧家王思任说:“乞韦驮尊者丞镇此亭。天下之宝,当为天下护之也。”牡丹亭得到如此高的评价,我们后人更应该倍加爱护,倍加珍重。

正是:瞻仰赞颂齐顶礼,牡丹亭台无限情。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