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牡丹亭》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07.03
【版次】第B03版:廊桥
【入库时间】20130520
【全文】
合欢
梦回莺啭,夜幽人静,半梦半醒间惊闻弦乐阵阵,只听那小生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嗓音清华鲜泽,在幽夜的空旷中幻化为万般的魅惑。
就这样爱了,不知为什么,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于幽夜中和着梦境踏歌而来,折柳相赠,那一双桃花眼挑逗般地看着你。有哪个少女不惊?有哪个少女不喜?便在那一刻与杜丽娘一起入了戏,入了梦。自恋的女子啊,在还未老之时便开始怕老,怎能不把这大好的青春尽情绽放,怎肯把闲寻在幽闺自怜?
爱如杜丽娘者也是这般的惶恐自私,使我在未经历爱情的时刻已不相信爱情。然而,那华丽的一梦已毒根深种,管弦声飘来把那入骨入髓的寂寞惊起,恣意地在暗夜中招摇,惶恐中只抓着气若游丝的爱情挣扎,却只能看着他消逝。
每当那悠远缠绵的水墨腔传来,总忍不住惶恐惊颤,如同暗夜中对爱情的无助,深恐有限的力量抓不住那样的美,眼看着他就此消失。这样的不安,正是源自他那样的好。
牡丹亭上三生路,但使相思莫相负。撩人的春色总是这般骚动不安。那女子对那男子的爱情,细细看来全是对自己的怜惜。在个人的爱情世界里,没有旁人窥探的余地,只能凭着结果臆测一二。以至,但使相思莫相负流传千古,为爱而魂消者亦被惊天动地的传诵。
最喜那小生一声声地唤:姐姐,姐姐。有年少的风流轻佻,亦有书生的痴情呆板,即便是亡魂也要被叫酥了。谁抵得了这样的英俊风流?抑郁而去的芳魂又循声而来,贪“色”之人都这般的敏感多情吧,这厢刚有微风掠过,那边便已欢欣而动。人鬼幽欢的桥段未见得就胜过惊梦一场的瑰丽,却总被人推崇,我只是不喜,那书生一般的风流妩媚竟生生被“色”诱惑了,顿时失了气节。
他恋她美满幽香不可言,把春情寻遍,只那一处寻不到,她却立在画中,朝他微笑。当丝竹声想起,瑰丽悠远的水墨调传来,又仿佛看见那小生执柳入梦般的震颤,不想再信,却不能不信这世间还有这样美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