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牡丹亭》演到德国

《牡丹亭》演到德国

作者: 出版日期:2005.10.31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北京青年报

【出版日期】2005.10.31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由旅德华人创作将戏曲与后现代戏剧理论结合———

本报讯将古老的戏曲与后现代戏剧理论相结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由旅德华人戏剧家李亦男创作的舞剧《牡丹亭———一个童话》给出了答案。近日,该剧在德国慕尼黑戏剧中心实验剧场公演,这是华人艺术家用德语创作的作品首次在德国舞台上演出。

《牡丹亭———一个童话》与去年轰动一时的昆曲《牡丹亭》同取材于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经典作品《牡丹亭还魂记》。但李亦男大胆构思,将这个古老的爱情故事抽象化并移植到现代语境之中,她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富于思辨性的主题———心与境的关系。

剧中的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活在现代社会的芸芸众生之间,与他们身边的人们一样戴着匿名的面具,机械地重复着浮生中的日常生活。而当他们在牡丹花神戏弄式的帮助下摘掉面具时,他们进入了所谓的“梦中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相爱。当杜丽娘梦醒之后因相思而死时,她的梦中世界成为了现实。

四百年前,当心学的潮流在中国知识界扬起巨浪的时候,汤显祖就曾试图通过他的《牡丹亭还魂记》探讨这个问题。李亦男认为,如果我们忽略传奇《牡丹亭》的这一深刻主题而只满足于重复昆曲绚烂多彩的传统形式,就无异于买椟还珠的愚人,而愧对汤显祖这位戏剧大师。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