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亭台昆曲悠悠
【副篇名】——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演出侧记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5.12
【版次】第A09版(昆曲)
【入库时间】20130630
【全文】
本报记者李传玉
一个平常的夜晚,一曲《牡丹亭》让遂园变得回味悠长。5月10日,“梦回昆山”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在亭林园后山遂园再次上演,再现山水亭台昆曲悠悠的梦幻景致。
古亭、假山、回廊、水池……遂园这些人文景观,一同构成了园林版《牡丹亭》的露天实景舞台,与观众只相隔一池静水,在灯光的映衬下颇具梦幻效果。在这个精致唯美的舞台上,杜丽娘、柳梦梅、春香、花神等角色依次登场,旖旎婉转的唱词、假山后升腾的缥缈雾气、水面上倒映的人物倩影,令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晚上7:30,霓虹初上,一叶小舟从小桥下缓缓划出,船头岸边,一人吹箫、一人抚琴,《牡丹亭》以一曲琴箫吟拉开了序幕。乐起引佳人。这时,杜丽娘随丫鬟春香执扇闲游,步入后花园。“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年已及笄的杜丽娘心驰春色,至亭中一梦,杜丽娘与柳梦梅相遇、生情,却因伤情而亡。就连那冥间判官也被感动,为其招魂,唤得杜丽娘起死回生,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整场四个回目、70多分钟的演出,精彩演绎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死爱情故事。园林中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融入剧中,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情愫,仿佛把现场带回了400年前的“牡丹亭”。
去年首演以来,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先后多次上演,引起各界人士关注。今年将陆续推出约20场演出,与首演不同的是,演出单位在确保昆曲核心元素不变的情况下,对剧目、音乐、舞蹈等做了一些新的改动,以适应观众需求,期望在互动中产生共鸣,让昆曲这门古老艺术走进现实,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