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紫钗记》佛山闹春 李淑勤汲取昆曲精华演绎妩媚无限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1.26
【版次】B08版:文娱
【入库时间】20110725
【全文】
/本报记者 张明术 摄
本报讯 记者吴英姿报道:本月30日和31日,粤剧《紫钗记》将首次在佛山上演,闹春贺岁。昨日在佛山粤剧院,著名粤剧演员李淑勤的一段示范演出,带给现场记者婉丽妩媚、曲折婉转的美学意境。
汲取昆曲精华
《紫钗记》是我国明朝汤显祖所著,亦是传奇小说《霍小玉传》,粤剧改为《紫钗记》。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
李淑勤在粤剧《紫钗记》中饰演女主角霍小玉。昨日,她为记者演示了剧中霍小玉的唱段,内敛的台风,华美的唱腔,优美的身姿,让记者大饱眼福。李淑勤表示,新编粤剧《紫钗记》汲取了昆曲精华,因为佛山粤剧院为了使戏曲元素更规范,特邀上海戏曲学院京昆老师丁轶担任身段设计,雅致并颇有昆曲味道。
丁轶认为,从明朝晚期至清朝中叶,昆曲曾辉煌了300多年,讲究细腻工笔化、曲折婉转的昆曲,在《紫钗记》中借用这个手法,能有异曲同工的美学境界。李淑勤表示第一次看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给她留下深刻印象,谢幕后为他们鼓掌15分钟。
佛山闹春贺岁
近年来佛山粤剧院致力打造改革创新剧目,先后创排了《小周后》、《蝴蝶公主》、《奇情记》等多部优秀粤剧作品。并多次在全国、省级重大艺术节上获得奖项及荣誉。其中《小周后》、《蝴蝶公主》分别拍摄成粤剧电影和电视艺术片,成为广东粤剧界一时佳话。
李淑勤说,此次改编创排粤剧经典戏宝《紫钗记》,是希望将传统粤剧艺术,放到现代的光影融合的舞台表现形式中,让现代人易于接受传统粤剧艺术。因此创作上尽量显示广东特点,有粤剧特色,但更多的是一种地域符号,使之更有亲切感、文化感。
这次新年贺岁,引用了《小周后》、《蝴蝶公主》成功的幕后班底,使剧目达到参与全国省级重大艺术节水平。因本剧已列入魅力佛山精品荟萃政府补贴计划,目前有少量半价票可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