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记》里的海南烙印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08.24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820
【全文】
因为当时际遇与心理需求的相契合,琼州之行已然成为汤显祖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海岛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以后的戏曲创作积累了素材。 人散曲未终。那些历史的深重脚步和海岛的风俗画卷,在他以后的戏曲和诗文创作中不时留下声响和印迹。 文/海南日报记者高虹实习生肖艳艳 戏剧场景移师琼州 离开琼州后,汤显祖在徐闻创办了“贵生书院”讲学论道,希望改变当地人“轻生好斗”的陋习。不到一年,汤显祖就被调离徐闻,继续在官场仕途中浮沉。久困官场,身心俱疲,汤显祖干脆丢下浙江遂昌县令不做,回到临川老家写戏本,此后诞生了戏曲《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与他青年时的戏曲处女作《紫钗记》,合称为戏曲史上称艳的《玉茗堂四梦》。 以自己感受告诫世人的《南柯记》后,看芸芸众生,为名为利,你争我夺,仍是有增无减。汤显祖感到,必须再写一部官场现形记,唤醒世人对功名利禄的过度追求。 《邯郸记》里,从第二十出《死窜》到第二十五出《召还》,卢生被贬官的场所就是崖州。故事发生的地点移到海南岛,这不是偶然或随意的巧合,也不是凭空想像的穷荒不毛之地。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姚品文认为,“只要剔除作者为追求诡奇的美学趣味而加进去的少量神鬼场面,便是活生生的海南岛。” 《邯郸记》写道,“窜居海南烟瘴地方,那里有个鬼门关”;“地折底走过,琼、崖、万、儋。谢你鬼门关口来,相探”;“我魂梦游海南,把名字碉房嵌。”这些台词,更是明白直写海南地理环境。我省汤显祖研究学者、原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龚重谟认为,险恶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物命运的折射,汤显祖把人物放到琼州险恶的环境中,增强了对人物命运的关注,有助剧本主题的深化。 贬官故事穿插戏间 海南岛人文地理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曾经是历史上著名的贬谪之地。因为正义和正直,唐宋时期的李德裕、苏轼被险恶的宦海风波卷到了这里;因为主张抗金的爱国立场,南宋的李纲、赵鼎、李光和胡铨,被秦桧等主和势力打击排挤到岛上来。“他们的故事,比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更能使汤显祖的灵魂受到震撼,从而加深他从现实中观察到和自己经历的体验中得出的理性认识。”姚品文认为。 戏中,卢生被奸相宇文融诬陷,从云阳市法场死里逃生,“远窜广南崖州鬼门关安置”。龚重谟认为,这段实取自唐代贤相李德裕贬崖州司户参军的事实。李德裕是唐武宗时的贤相,晚年因党派相争被贬崖州,并客死贬所。汤显祖上岛后,听说了李德裕的故事,曾作诗《琼人说生黎中先时尚有李赞皇诰轴遗相在,岁一曝之》,生发对他不幸遭遇的感叹:“英风名阀冠朝参,麻诰丹青委瘴岚。解得鬼门关外客,千秋还唱《梦江南》。” 卢生到鬼门关遇到一樵夫告诉他:“州里多见人说:有大宦赶来,不许他官房住坐,连民房也不许借他。”樵夫可怜他,把他领到自己的“碉房住去”。这是苏轼贬到儋州后,军使张中将伦江驿供他居住,而后章惇派人将苏轼赶出官舍、儋人黎子云兄弟等帮苏轼建造“桄榔庵”一事的推衍。 卢生被贬到崖州后,宇文融穷追不舍,命崖州司户谋害他的性命。姚品文说,这其中,不就有秦桧迫害赵鼎等的影子? 民族风情剧中再现 当时,西路的昌江、东方和珠崖和中部的五指山区都是黎族聚居地。汤显祖游历琼州时,曾深入黎区考察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后来,黎族人也进入了《邯郸记》。 《邯郸记》二十二出的曲白曰,“(樵)你是不知,这鬼门关大小鬼约有四万八千,但是飓风起时,白日里出跳,由是鬼矮的离地三寸,高的不上一丈,下面住鬼打搅得慌,我们山崖树杪架些排拦,夜间护着四穗狗子睡。” “这段颇有些荒诞的描述,其实是写实,在古代黎族人的生活里都找得到依据。”姚品文分析道。一是关于鬼,据《黎岐纪闻》云,“病不知医,尚跳鬼。”二是关于住房。西南少数民族普遍用干栏式建筑,但黎族的干栏又有不同,即“巢居”。据《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九《岭南道十三·琼州·风俗》记载,“有夷人无城郭,号曰生黎,巢居洞深。”这些黎族奇特的风俗习惯,后来也被汤显祖写在他的剧作中。 《邯郸记》还多次提到“回回”。第四出《入梦》就有这样的宾白,“(生)店主人,这位老翁何处?(丑)回回国来的。(生)老翁容貌,不象回回。”第二十四出《千秋岁》,也提到“回回舞,婆罗旋”。所谓“回回”就是回族。据史书记载和考古鉴佐,从唐代开始就有穆斯林入居海南岛。至今,海南的回族仍聚居在三亚。 《邯郸记》完成后,汤显祖认为自己想要表达的都已表达完了,从此封笔不再写戏曲。姚品文评析,汤显祖到过海南岛,这一经历对汤显祖的人生有过积极的影响。无论是研究他的生平,或者研究他的创作,都不应该忽视他的这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