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牡丹亭》的满园春色到《长生殿》的秋色斑斓,爱情花园走过
【作者】 孙旭红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4.06
【版次】第04版:文艺副刊:第1483期(总第1483期)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
在中国古代文学、戏剧中,花园是一个频繁出现的场 所,涉及到爱情的作品往往伴随着花园的出现。在这些作 品里,花园或作为叙事的背景,或作为抒情的融媒,已不仅 仅是一个简单的“地方”,而几乎是一个带有结构性寓意的 “意象”。中国文学、戏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和园林景象 剪不断、理还乱,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园林意象的融入,才使 得文学、戏剧作品不但题材更加多变,更让人欣赏到园林 美景之余,品味作品中荡气回肠的故事情节。
《长生殿》是昆腔传奇最后的杰作之一,其中便浮动着 “花园”的意象。《长生殿》凸显了“爱情世界”和外部世界的 矛盾,这是对《牡丹亭》构思的延续。李隆基、杨玉环在沉香 亭畔、长生殿中的浓情密意、醉舞酣歌,终于被“渔洋颦鼓 动地来”惊破,失去世界也就失去了花园。所以《长生殿》后 半部幻想在天上建一个永恒的花园。《桃花扇》却戳破了这 个幻想,它用现实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拆毁了花园的意 象。《桃花扇》为我们留下了戏剧与园林的最写实的景象。 它还原了人物和环境及历史的部分真实关系。石巢园是 《桃花扇》这部戏中的园林,而戏中的园林本身也在上演戏 剧。园林和戏剧像两面互相映照的镜子,层层叠叠地照出 自己和对方的影像。
某种程度上,《长生殿》开始于《牡丹亭》结束的地方。 李、杨出场时是一对已经结合的帝王后妃,换言之,他们已 然沉醉在爱情花园之中。我们看到帝王排场的“定情”——— 华美盛大,圆满如同所有“才子佳人”戏可能拥有的最好结 局,看到他们在长生殿上、沉香亭畔的浓情密意、妙舞酣 歌———御花园宛然成了人世间最高规格的情爱花园。然而, 花园一旦建构完成,随之而来的是更为不易的维护。“定 情”之后,虽则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杨玉环在爱情世界里 依然如履薄冰———“宠深还恐宠先衰”。同样是面对着春天 的花园,如果说杜丽娘曾经的焦迫感来自她美好的青春闲 掷虚抛:“原来姓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杨 玉环的时间焦虑则来自于她耽恋的春光必将无可阻拦的流 逝:“卷帘不语,谁识愁千缕。生怕韶光无定主,暗里乱催春 去。”在杨玉环的自怜自伤中,我们看到了历代宫怨诗深深 浸淫的时间主题,也看到了花园中的时间定律。对封建社 会的女子而言,时光的催迫感具体体现为男性世界的反复 无常,而帝王后妃的身份无疑将此种情状推向极致。区别 于以往“才子佳人剧”让时光停留在最后的结合和欢爱中, 《长生殿》却在男女主人公的结合和欢爱中重新启动了时 间的流程。在时光流动而充满变数的爱情花园中,杨玉环 为爱情所作的努力可谓惊心动魄:《制谱》《舞盘》见其才; 《窥浴》见其貌。才与美加上所能付出的全部心力,才赢得 “恩重宠深”。不过,当杨玉环日益巩固着爱情花园的门墙, 她也日益将自己置身于危险的道德处境。这是她的又一重 危机。
我们再看花园中的唐明皇李隆基———一个沉醉于爱情 与艺术活动中的帝王。曾经有论家否认《长生殿》中李隆基 的爱情,然而以剧中细细摹叙的李对杨的欣赏、迷恋、纵 容,无爱无情说不过去。当年柳梦梅只对杜丽娘说了句“则 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即令杜丽娘烯嘘不已。以帝王 之尊,李隆基的体贴已经极为难得了———“情之所钟,在帝 王家罕有”。且“看杨玉环负气回娘家时,两位姐姐用君臣 之理去谴责她,可在当事人却不过当作情人间的闹别扭: “从今识破愁滋味,这恩情更添十信。”即此一点,李便由帝 王回复到普通人的感情,回复到一个爱情男主人公的位置。 李迷恋的当然是杨的姿容仪态,但同时也欣赏她的才情禀 赋。同样,李隆基身上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艺术修养和丰富情 趣也让杨玉环着迷。尽管是在写帝妃之间的故事,《长生 殿》却分明渲染了一种建立在艺术生活之上的知音互契。沉 香亭畔赏牡丹唱新词,御花园中共谱《霓裳羽衣曲》,此间 景象让我们联想到明清园林中的典型场景。
然而,花园的外面是世界,对帝王来说,是一个由江山 社稷组成的大大的世界。花园和世界本质上是矛盾的,这种 矛盾横亘在传统社会的男性群体面前,逼迫他们在内与外、 私与公、情感与功业之间作出选择。在这方面,多情帝王的 为难更甚于多情书生。如果说柳梦梅们尚在梦想通过赢得 世界赢得花园,那么,拥有并往来于这两个世界中的唐明皇 呢?《长生殿》以交叉笔法写李、杨爱情的发展和安禄山乱 国的进程,显示“占了情场”的同时只能“驰了朝纲”。于是, 御花园里情意转浓之时,亦是大世界中危机四伏之际。“渔 洋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明朝覆亡的图景犹未去 远,多少声色沉酣、儿女情长亦是惊破在清军南下的铁蹄 中。洪升对前人的诗境应该有着格外深切的领悟,然而,他 用一种深沉的伤感代替了前人的讽刺,当他写到变乱的到 来,笔下的花园却是格外迷人:“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 雁,御园中秋色斓斑。柳添黄,苹减绿,红莲脱瓣,一抹雕 阑,喷清香桂花初绽。”
这是秋日的花园,景致和情感都归于成熟宁静。这是 人世间的爱情所能到达的最完美境界,因此,它同时也意 味着终结。变乱在瞬间就发生了,它让男女主人公永远失 去了花园。从《牡丹亭》的满园春色到《长生殿》的秋色斑 斓,爱情花园走过了季节的轮回,这也即是从建构到失去 的历程。然而失去的花园原是这般美好,又怎能不为之流 连低回呢? (作者系历史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