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牡丹亭》“走读”团归来 “书立方”主题活动第二环节圆

《牡丹亭》“走读”团归来 “书立方”主题活动第二环节圆

作者: 出版日期:2010.11.22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晶报

【出版日期】2010.11.22

【版次】第A07版:深圳市情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走读”团成员在汤显祖墓前听当地章教授讲解。

晶报讯(记者 焦守林/文 蓝军/图)昨晚,晶报“书立方”主题活动的探访之旅成员顺利走完全程返回深圳,这标志着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和晶报社联合推出的“书立方”活动第二环节圆满结束。参与探访之旅的姜丰表示,探访之后,有了重新续写《牡丹亭》的意念。

7优胜者参与探访之旅

本月16日,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和晶报社联合推出的“书立方”活动第一环节结束,《牡丹亭》续写有奖征文揭晓,共评出优胜奖13名、鼓励奖7名。13名优胜奖获得者获得了参加“书立方”第二环节探访之旅的机会。所谓“探访之旅”,就是组织牡丹亭续写活动的优胜奖获得者远赴《牡丹亭》作者汤显祖故乡抚州市临川以及艺术再现《牡丹亭》人文景观的赣州市大余牡丹亭公园进行实地“走读”。旨在通过对一本经典书籍进行多样化的、立体式的阅读,让更多的读者了解经典、喜欢经典、阅读经典。但由于地域、工作等种种原因,最后有7名征文优胜奖获得者参加了探访之旅。

教授全程陪同讲解

本次探访之旅19日起程,首先到达的是《牡丹亭》作者汤显祖故乡抚州市临川。20日,探访之旅在戏曲研究专家、东华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章军华副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汤显祖纪念馆、汤显祖墓、王安石纪念馆、玉隆万寿宫等地。当天,成员们还爬了当地的名山灵谷峰,据说,当年汤显祖经常在这座山上搞戏曲创作。在参观的过程中,章教授为探访之旅的成员们对当地的古典戏曲文化现象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解读。21日,探访之团离开抚州临川,到达赣州市大余县探访牡丹亭。大余的牡丹亭公园,艺术地再现了汤显祖《牡丹亭还魂记》剧中的人文景观,给探访之旅的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于“书立方”活动,章教授连连称奇,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创意,十分精巧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古典戏曲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这样的“走读”,对《牡丹亭》所产生的人文地理环境有个具体的认识后,能更真切地理解古典文学作品。

探访让他想重新续写

参与探访之旅的姜丰说:“此次探访之旅,更使我与伟大剧作家的心灵息息相通,使我对自己的创作和汤显祖剧本,都有了更深的体悟,从而在强化个人创作主体性的前提下,对《牡丹亭》本身的创作背景,以及其思想情感、哲学意蕴上的延伸,有了重新续写《牡丹亭》的意念。”

此外,参与者也共同表达了这样的心声,希望主办方以后能将这样的“走读”活动持续办下去,从而使得深圳读书月走得更远,从而也让自己的读书变得更加的立体和多方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探访之旅还受到了当地媒体的高度关注。在汤显祖的故乡抚州临川进行探访时,当地媒体《临川晚报》得知“走读”团到来后,派出该报首席记者对探访活动进行全程采访报道。

□预告

第三环节:专家读剧

第二环节的“走读”结束后,书立方下一站将进入第三环节:专家读剧。11月25日晚,靳飞将在关山月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向晶报读者、读书月嘉宾解读中日版昆曲《牡丹亭》。靳飞是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导演兼制作人,著名国学大师张中行的弟子、日本东京大学特任教授。他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中日文化交流,与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结交十几年。届时,他将道出坂东与梅兰芳、与中国文化的若干不解之缘。

11月29日,“高峰论坛——阅读方式的革命”也将在关山月美术馆开坛论讲。新浪读书频道、深圳新闻网、全民阅读网、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等单位负责人,部分出版社负责人,文化学者将受邀与会发言。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