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牡丹亭昆曲入画,可以是灵魂的陷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10.13
【版次】第A24版(杭州深一度)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
【her Painting】
一冲眼看,以为是《霸王别姬》里的某个场景,当然,那画的是昆曲。幕布显隐的瞬间,灯光薄薄地打在即将出场的演员身上,在幕后窥看,既是受困心灵的欲望出口,也是自满灵魂的陷阱。这就是李青的《觅》(局部)。
#迷醉昆曲#
李青/28岁/双鱼座
#小区风景#
周铭/27岁/天蝎座
文|韩晓娟·图|王飞
醉爱 行草和昆剧一样浪漫
一般女人闺房最醒目就是梳妆台吧,但一进李青的房子,硕大一张调色台,各种油画颜料波谲云诡地霸占着面积,还有大大小小的画刷。
很多时候,她就待在屋里画画。先出门买一堆东西把冰箱塞满,饿了就自己做点美食,但量不多,最多吃六七成,理由是吃太饱了头会昏。也极少出门,一出门总得画个漂亮的小妆吧,三弄两弄,气就散了。
不过现在画画的时间变少了,她有些抱怨:就像练武的人久不动手,很难受的!主要原因是她今年开始工作了,讲起来也蛮有缘分的,学画前李青是学钢琴的,还考过八级,现在就在杭州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里上班,每天在小提琴和戏曲声中教美术。
她书桌的台灯上吊着一长溜毛笔,兼毫,狼毫,羊毫,不画画时,李青会临摹。看不出来,这么温柔的女孩子竟极爱狂草:“那种书写的线条感很浪漫。”去年《云门舞集》的西湖公演,她特意买了票去看,尤爱《行草》,如梦似幻,如痴如醉。
在李青毕业论文的扉页上,她用了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一句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其实后面还有半句,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她的朋友都知道她在画昆曲,也有人不屑:这种老古董,老年人看看的。李青不接受这种说法,杭州十月有一场《临川四梦》之一的演出,在九月就一票难求了。而李青相信,迟早有一天,昆剧会像现在王菲开演唱会一样火爆。
早几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就红得一塌糊涂,在国外也很受欢迎,据她知道,许多场演出都是台湾人或香港人赞助的。最近她一直想去一趟台湾,瞧瞧白先勇和林怀民的家乡,看看台湾人对文化的传承,唯一的遗憾是,估计赶不上《富春山居图》合璧展了。
李青的桌上摊着一本巴尔蒂斯的画册,书页已经翻得有些起毛了。“我和他同月同日生的噢!”她告诉我。
巴尔蒂斯,这个跩老头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他有着浓重的东方情结,最后还娶了个日本老婆。而21世纪的青年画家李青也深受影响,她画的是最传统的东方艺术——昆曲。一画六年。
入迷 和旦角们成了闺蜜
“你又来了啊!”浙江昆剧团的门卫都认识她了。
浙江昆剧团隐在朝晖,地方很小,名气很大。当年王祖贤和宫泽里惠演《游园惊梦》时,为了演活风流倜傥的柳梦梅,王祖贤还放下明星架子,特意跑到这儿来学身段唱念。
大二的时候,昆剧团来美院做推广,李青就去看一场。原本抱着凑热闹的心态,没想到寻常一场折子戏竟让她欲罢不能。现在回想起来,她还是反复叹:太美了!太美了!扮相清丽,唱腔像被水磨过一样,那么婉转,那么绵长。
从那时起,她就开始以昆剧为主题创作油画,大大小小,画了近50幅,还入选了全国美展。
以戏剧为主题的油画并不算鲜见,林风眠1959年就画过《霸王别姬》,关良也画过同主题;时间轴拉近一些,岳敏君画过《才子佳人》,饰演花旦和小生的两个裸露男人抱在一起大笑,还引起了巨大争议。但李青说自己并不想利用昆曲来博名声,而是通过它来找寻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一开始是对着电视上的昆曲节目画,也从网上down了一批图,但没啥感觉,后来就坚持去现场了,那种感受更真实。
有演出去看,彩排也去看,次数多了,和演员们也混熟了,和旦角聊美容、生小孩等话题,和大武生、须生也挺熟稔,杭州开了什么新馆子,来来,赶紧分享!
好歹在昆曲里浸淫了那么久,来两句?李青连连摆手:黄梅戏和越剧还行,听几遍能跟着哼,但昆曲是百剧之母,难度指数八颗星的!目前只会唱一两句《牡丹亭》里最经典的“皂罗袍”——不进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李青是绍兴人,小时候就住在绍剧团对面,就是六龄童和六小龄童呆过的地方。即便在城市化迅速吞没记忆的现在,那个叫八字桥的地方还是保留了水乡的模样。它对面有一座教堂,李青说,从小她就很穿越,左手边是当啷当啷的咿呀声,右手边却是哈利路亚,东西方不过隔了一条弄堂的距离。多年之后,她用西方的油画来表现东方的昆曲,不知道算不算是对童年的一种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