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余县“依书造景”将深度开发《牡丹亭》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4.05.17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讯[信息日报] 记者左阳天报道:汤显祖一出《牡丹亭》为后人留下了荡气回肠的艺术经典,数百年来随剧作衍生了昆曲、电影、电视等。而故事的发祥地―――江西大余牡丹亭却没有大放异彩。记者16日从江西省外经贸厅获悉,牡丹亭将吸引国内外资金作深度开发。
多形式《牡丹亭》舞台演绎
“宋朝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在牡丹亭梦见一名书生手持柳枝冉冉而来,二人一见钟情,遂相好于湖山石畔。当丽娘醒来后,为此事而恹恹病倒,最后忧郁致死......”。以汤显祖《牡丹亭》(又名:还魂记) 为蓝本,国人创作了《游园惊梦》、《还魂记》等一系列电影、戏剧、舞台剧等。欧洲人谈爱情经典必谈“罗密欧与朱丽叶”,而《牡丹亭》也被称为“中华民族正宗的爱情神话”。
赣剧潘派传人童丹在去年夏天打造新版赣剧《牡丹亭》。而两岸艺术家打造的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于近期在台北演出。
引入资金深度开发
牡丹亭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名著《还魂记》故事的发祥地,原为是古代南安府府衙的后花园,占地面积15公顷,因汤显祖的《还魂记》故事取材于此而闻名于世。景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已开发牡丹亭公园十景、东山正觉寺,森林资源和水资源丰富,已列入《江西省发展总体规划?2001―2010年)》。
大余县此次深度开发牡丹亭,建设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主要兴建道源书院、南安府衙、戴状元宅第、王阳明落星纪念广场、嘉佑寺塔,同时兴建县城水上乐园和东山森林公园。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现已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南安府衙后花园十景和正觉寺的建设。根据有关部门推算,年门票收入有望达1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