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演公司打造中华风韵文化品牌牡丹亭惊艳迷倒纽约客
【作者】 管黎明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1.07
【版次】第E04版:社区动态
【入库时间】20120620
【全文】
图为(左起)张宇、董晓军、葛思德。(侨报记者管黎明摄)
剧照“回生”。(中演公司提供)
【侨报记者管黎明1月6日纽约报道】由中国金陵艺术团推出的著名舞剧《牡丹亭》已连续两天在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上演,每场都吸引近2000名观众,成为新年之际纽约最受关注的艺术作品之一。率团前来演出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宇6日对媒体表示,《牡丹亭》是献给纽约观众的一个充满东方风情的贺岁大礼,这样的现场演出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最好媒介,同时,中美之间不单是应当追求贸易往来的平衡,同时也应当追求文化交流的平衡。
6日晚的演出是《牡丹亭》在纽约演出的第二场,演出开始之前,主办方特地在剧院内举办招待会,感谢各界对演出活动的支持。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代总领事董晓军和演出赞助商——美国航空公司(AA)国际事务副总裁葛思德等逾百名嘉宾出席活动。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宇在期间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从2009年开始,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就着力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中华风韵”,包括《一把酸枣》、《梁祝》、《大爱无疆》、《丝路花雨》等舞剧在内的多部作品先后登上肯尼迪艺术中心、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的舞台,将中国当代表演艺术介绍给越来越多的美国公众。其中去年12月的“中华风韵”系列之《大美无疆》(北京舞蹈学院)先后在华盛顿、纽约、波士顿和匹兹堡等地巡演,获得各界观众的一致好评。而这次的《牡丹亭》也唤起观众的极大热情,5日晚演出后全体观众起立鼓掌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点。
舞剧版再登陆林肯中心
张宇表示,“中华风韵”来美演出都是选择最好的剧目,目的是“用自己的艺术来感动别人”。当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国人民之间应多进行文化上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中国不单希望向外界介绍自己的文化艺术,同时也欢迎世界各国的艺术团体到中国演出。
张宇也提到了1999年陈士争在林肯中心执导的昆曲版《牡丹亭》。他表示,相对于百老汇音乐剧、美式踢踏舞、古典或现代芭蕾而言,舞剧《牡丹亭》是美国观众了解中国这个古老国家的舞蹈艺术的一个绝佳窗口。而1999年的昆曲版《牡丹亭》是300年来首次在美国推出的完整版《牡丹亭》,激发起美国观众对这部中国经典名作的强烈兴趣。时隔多年,中国金陵艺术团的民族舞剧版《牡丹亭》再次登陆林肯中心,显示出主办方中演公司对“中华风韵”品牌的卓越策划和周密的市场考虑。
《牡丹亭》是第一部在林肯中心上演的中国舞剧,也意味着林肯中心寇克剧院和中国的表演艺术团体首次成功的合作。据张宇表示,中演公司今后将寻求在纽约实行本土化运作,即改变由当地演出机构承接项目的B2B方式,改为直接在纽约运作,直接面向纽约观众群。
出席招待会和记者会的赞助商美国航空公司国际事务副总裁葛思德表示,他们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便展开与中国艺术团体的合作,包括赞助“相约北京”艺术节。这次赞助《牡丹亭》在纽约的演出也是因为看到了该舞剧对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葛思德表示,美国航空公司一方面正在积极拓展中国的业务,另一方面,也一直致力于加强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而艺术是这种交流的最佳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