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贵妃醉酒》唱进新天地乏人喝彩《牡丹亭》2000元票价才有

《贵妃醉酒》唱进新天地乏人喝彩《牡丹亭》2000元票价才有

作者: 出版日期:2009.10.16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劳动报

【出版日期】2009.10.16

【版次】第09版(文化新闻)

【入库时间】20110725

【全文】

本报讯 近日,一场没有灯光话筒、没有专业舞台的京昆堂会在新天地某家高档餐厅内

悄然上演。这场主打高端与私密的京昆堂会只邀请了不到50人参加。据主办方上海京剧院的

工作人员透露,他们希望在复古又时尚的堂会形式的包装下,为高端人群搭建一个欣赏传统

戏曲的平台。但演出之后,几乎没有什么反响。

首演效果差强人意

其实,堂会戏在清朝时曾异常兴盛。当时,京都官僚富豪或有钱人家举办喜庆宴会时,

请艺人来演出助兴,以为体面荣光。演出的不仅有京剧、昆曲,还有杂耍和曲艺,刘宝全、

魏喜奎、骆玉笙等都曾参加过堂会的演出。

在21世纪的堂会现场,上海京剧院的青年演员们表演了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和京

剧《贵妃醉酒》的片段。整场演出并没有采用灯光话筒等舞美设施,也没有专业的戏曲表演

舞台。表面上看,演员们是在一个具有老上海情调的高档餐厅楼阁中“咿咿呀呀,柔声吟唱”

上海京剧院的相关负责人昨日接受采访时承认,堂会的首次演出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

也让他们意识到要在上海推这么一出戏,阻力不小。“刚起步,能够保本就心满意足了,更

不奢望什么盈利了。”据了解,虽然京剧院有意打造这一高端京剧品牌,但场地、演出形式、

赞助方等都没有着落,剧院只好无奈地将计划推迟至明年。

场地租金一场过万

据了解,在北京“皇家粮仓”

上演的厅堂版《牡丹亭》最高票价达1980元,但如此天价并没有吓退消费者。从2007年

至今,“皇家粮仓”内已经上演了超过200场的《牡丹亭》,上座率都保持在八成以上。据

悉,“皇家粮仓”这样一台演出的成本超过3万元,仅有50个座位。

意图打造上海“皇家粮仓”的上海京剧院算了一本账,在新天地的首场堂会,光场地费

就超过一万元,单场演出成本在5万以上。如果不是某红酒企业倾囊相助,首演背上“赤字”

肯定无疑。接受采访的负责人表示,由于这种堂会演出形式无法得到政府补贴,京剧院一直

在寻找社会力量共同分担。“现在的情况是,大部分企业短线肯做,坚持下去就有不少担忧

了。”

昆曲也在“试水”

京剧院的担忧不无道理,两个月前在花雅堂试演《牡丹亭》的昆曲小生张军近日也在为

正式演出奔波忙碌。花雅堂版的《牡丹亭》比起“皇家粮仓”座位更少定价更高。但张军认

为,昆剧艺术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小众艺术。而堂会式演出方式,很适合昆剧面向精英阶层和

高端商务人士。

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军透露,本月底《牡丹亭》将正式上演,地点还在花雅堂一座老洋

房内。对于市场前景,他保持着谨慎的态度。“29个座位,平均2000元的票价,要每场都满,

难度很大。”张军表示,从现阶段来看,很有可能是通过外企或者私人包场来确保盈利。

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在《舞台生活四十年》里提到梨园界爱办堂会的缘由,认为“堂会戏

只供亲友观赏不对外,堂会戏演出的都是好戏,是在剧场里不容易看到的”。有些新排戏,

如当时梅兰芳的《洛神》便是在堂会上首次出现。对此,上海京剧院的负责人也深表认同。

“堂会里上演的剧目不会是那些传统戏,表演形式也会完全不同。”目前试演的堂会戏多主

打“青春牌”,面容姣好,唱功扎实的年轻演员机会更多。

图为近日在新天地某餐厅里上演的时尚京昆堂会。

庄从周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