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率青春版《牡丹亭》首次登国家大剧院舞台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7.10.11
【版次】第20版:城市文化
【入库时间】20121205
【全文】
作为国家大剧院试演剧目中惟一昆曲剧目,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第一百一十、一百一十一、一百一十二场将连续3晚在京演出。同时,白先勇也于近日推出该版的DVD,力图以影像将该剧传世。
今年3月,青春版《牡丹亭》美术总监兼服装设计,即台湾金马奖评委会主席、台湾著名导演王童集中专业精英班底,租用杭州大剧院十天,采用高清录像,在没有观众的情况下对青春版《牡丹亭》的舞美原创概念完整呈现的现场拍摄。同时,这套《牡丹一百》DVD还将该剧前一百多场演出的幕后花絮记录在内,让观众能够更深入了解该剧走过一百多场的前后。
白先勇今天激动表示,“此次DVD的发行,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了我们创造的历史”。(应妮)
民间舞蹈西固军傩舞:
延续陇上远古的神秘文化
“军傩舞,是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古文化历史培育出的一种特殊的民间舞蹈,在古代,主要用于将士出征、祭祀祖先、祈求苍天、酬神纳吉等非常神圣的场合。”西固区军傩艺术团团长陈尚德近日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据了解,军傩舞源于原始狩猎,是原始“巫舞”的演化,主要内容是狩猎、征战、祭祀英烈、庆贺胜利等,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兰州西固历史悠久,是哺育西固军傩舞的沃土。”陈尚德摸着他的傩面说。据了解,兰州的傩舞和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有直接的关系。兰州的傩舞是霍去病远征匈奴,从中原地区带来的。人们表演傩舞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军队胜利、鼓舞士气。因而,现在仍有许多人认为西固古军傩舞是“神舞”。
近年来,为了挖掘、抢救和保护军傩舞,兰州市西固区在陈官营村成立了“金城军傩艺术团”,艺术团成员是一群朴实的农村妇女,虽然她们文化程度不高,却凭着自己的热忱和执着,将远古军傩的神秘表现得淋漓尽致。(贾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