姹紫嫣红开遍 飘然一梦故里:――青春版《牡丹亭》抚州巡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01.05
【版次】第四版(专版、广告)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编者按:
去年年末,由著名作家白先勇联合两岸三地各界精英打造、苏州昆剧院担纲排演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我市汤显祖大剧院成功演出,好评如潮。本次演出活动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协办,是市委、市政府开展的“迎国庆、展新貌、促发展”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十项活动之一。青春版《牡丹亭》来到汤翁故里演出,既是对昆曲艺术的传扬,也是对汤显祖的一种缅怀。本刊今日推出专刊,与读者重温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盛况。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410年来,抚州乡贤汤显祖的不朽之作《牡丹亭》剧本一直传唱不衰,“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汤显祖也因之被尊称为“东方莎士比亚”。
去年,邀请青春版《牡丹亭》回汤翁故里演出,被列为2008年度市委、市政府开展“迎国庆、展新貌、促发展”十项活动之一。2008年岁末,当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满口生香的雅句,唱响在汤显祖大剧院舞台时,在汤翁故里引起了巨大反响。这是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成剧后第一次来到原作者汤显祖的故里演出,也是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在全球范围内的第163场演出。
“我们是来圆梦的,也是来还愿的。是抚州乡贤汤显祖410年前的《牡丹亭》剧本,造就了今天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能在汤翁故里演绎青春版《牡丹亭》,以此来告慰汤翁在天之灵,是剧组全体演职员的夙愿……”在抚演出期间,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显得分外的激动。蔡少华带领剧组探访了汤显祖纪念馆,还将剧团珍贵的资料无私奉献给了纪念馆。当剧组演员们游览在汤显祖纪念馆内的牡丹亭时,杜丽娘的扮演者沈丰英与柳梦梅的扮演者俞玖林触景生情,不禁在亭内翩翩起舞……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牡丹亭》讲述的是一个超越生死的浪漫爱情故事。而青春版《牡丹亭》则是白先勇先生在旧版《牡丹亭》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爱情的最高境界,必定是两心相许,两情相悦。”三天的演出,汤翁故里的戏曲工作者感受到了青春版《牡丹亭》与旧版的共同点与分支,青春版《牡丹亭》在表现手法上加强了杜丽娘和柳梦梅两人在戏中充分表达没遮没拦的炽热感情,两人各有“寻梦”、“离魂”、“拾画”等独角戏,又有“惊梦”、“幽媾”、“冥誓”等对手戏。这样的一对才子佳人在舞台上互诉衷情,追逐起舞,激起了人们对美的向往与热情;这样的因情而死,因情而生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激起了人们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共鸣。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这是汤显祖先生对情的理解。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现代演出中,吸取旧版营养,突出戏本身歌颂青春、歌颂爱情的主题,适合所有观众。而以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为切入点,牵动了汤翁故里的人们及所有观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感动。
寻梦
离魂
冥誓
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