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版本《牡丹亭》一周内同斗艳浙昆经典版《牡丹亭》主打传承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11.17
【版次】第A22版:文娱·综艺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
从本周开始,杭城的演出市场进入了一个小高潮,除了演唱会、话剧不断之外,连最经典的昆曲《牡丹亭》,也一口气要演两个版本。上周白先勇刚带着本月25日即将来杭演出的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来杭推介,昨日,浙江昆剧团也宣布,将于11月20日在杭州剧院上演浙昆经典版《牡丹亭》上本,并派出了李公律、张志红、杨崑等实力派演员阵容。也就是说,在一周时间里,两大版本的《牡丹亭》将在杭州同时斗艳。
作为昆剧的代表剧目之一,《牡丹亭》向来都是南北昆争相上演的剧目,但行内人都知道,《牡丹亭》的底本来自浙昆上下部全本《牡丹亭》。“现在演的《牡丹亭》总共有54出,但是当年浙昆传字辈周传瑛、姚传芗等老师传下来的,也就十几出,我们将这些最经典的段子简练成了浙昆经典版的《牡丹亭》,并分为上下两部。”浙昆团长林为林表示,和青春版《牡丹亭》要看3晚9个小时相比,浙昆版的要简练得多。
杭州剧院总经理柯朝平也表示:“去年浙昆经典版《牡丹亭》在杭州剧院演出时大获成功,很多看过的观众和没有领票的文化卡会员通过电话向我表示,一直觉得昆剧难懂,没想到是如此唯美典雅,很想再看看这个戏。而且我发现一个特点,要是演出越剧,剧院里基本是一片白头发,但是演昆剧,却是一片黑头发,对于剧院而言,培养年轻观众走进剧院是尤为重要的。”
对于要与苏昆的青春版《牡丹亭》PK,林为林笑言其实这对昆剧来说是好事,可以各领风骚,所以没有压力。“他们是青春版,我们则是中年版啦,应该更成熟更有内涵!”他开玩笑说。“李公律是浙昆最早的传字辈——周传瑛老师的闭门弟子,张志红则是姚传芗老师的得意门生。他们当年学的开门戏就是《牡丹亭》,张志红12岁时,就跟着姚传芗老师学戏,老师们都是言传身教,一点点把戏抠出来的,1982年,张志红就因为一出《寻梦》获得了小杜丽娘的称号。”林为林透露说。而此次《牡丹亭》演出,除了李公律出演柳梦梅之外,杜丽娘分别由张志红和杨崑共同饰演,张志红将演绎的是《游园惊梦》、《寻梦》,杨崑则为大家带来《写真》、《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