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青春版《牡丹亭》9月11日重庆首演

青春版《牡丹亭》9月11日重庆首演

作者: 出版日期:2009.08.24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重庆晚报

【出版日期】2009.08.24

【版次】第020版 (文体之春)

【入库时间】20110520

【全文】

本报讯 重庆第二届文化艺术节重点精品剧目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将于9月11日至13日在洪崖洞巴渝剧院倾情献演。该剧由台湾作家白先勇领衔两岸三地文化精英打造。 

9月6日至13日,由市委宣传部参与主办、本报参与承办的重庆市首届(2009年)慈善·福彩活动周将举行。白先勇领衔打造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是慈善周的专场文艺演出之一。

昆曲,称之为中国“戏剧活化石”,被誉为“百戏之祖”。国外公认其为中国“国宝”,也是中国最精美雅致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早在2001年,昆曲就获联合国“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项目。因昆曲改编的戏剧、电影、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作品数不胜数。昆曲《牡丹亭》主人翁杜丽娘为追求爱情而死,又为此复生的爱情故事,四百年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美国好莱坞据此爱情故事拍摄了电影《人鬼情未了》。

著名学者于丹在国家大剧院看完青春版《牡丹亭》后,专门出专著点评《游园惊梦》。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昆曲作为国粹惊艳亮相八分钟,震撼世界。在美籍华人白先勇引领下,集合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共同打造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9月台湾首演以来,已巡演近200场,盛誉海内外,特别在国内高校和时尚精英阶层掀起一股《牡丹亭》热。听昆曲、看《牡丹亭》,逐渐成了各地主流文化流行语。青春版《牡丹亭》的诞生,被誉为文艺界一种“文化现象”。

另外,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外巡演,其影响力达到空前程度。西方媒体称,自1930年梅兰芳访美以后,《牡丹亭》引发了又一轮中国传统文化轰动效应。

演出承办单位:重庆市越剧团,演出经营中心电话:86766122。 

记者 丁香乐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