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11月13日白先勇《牡丹亭》“精华版”又来

11月13日白先勇《牡丹亭》“精华版”又来

作者:陈煜堃 出版日期:2013.10.23 点击数:0

【作者】 陈煜堃

【报纸名称】:新快报

【出版日期】2013.10.23

【版次】第B11版:娱乐新闻·亚热带

【入库时间】20131120

【全文】

新快报记者 陈煜堃

自去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来穗受热捧,在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中掀起了一阵“昆曲也可以很时尚”的风潮。如果你错过了上一回长达九个小时的全本演出,那么11月13日在黄花岗剧院上演近三小时的“精华版”,无疑将是一次大饱眼福的机会。

青春版《牡丹亭》在剧本取舍上,重点围绕一个“情”字,被戏迷笑称是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对此主创白先勇表示自己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整理而非改编,精心梳理出“梦中情”、“人鬼情”和“人间情”,完全继承了汤显祖笔下的“至情”精神。而在这次演出的“精华版”中,就选取了《惊梦》、《言怀》、《道觋》、《离魂》、《冥判》、《忆女》、《幽媾》、《回生》共八折。

除了故事里这种真挚而又炽热的爱情主题更能引起现代人的强烈共鸣,青春靓丽的演员阵容和多元跨界的音乐表现力也成为了该剧的一大流行催化剂。全剧采用西方歌剧主题音乐形式,丰富了戏曲本身和音乐的表现力,尤其在传统戏曲唱腔中加入了大量的幕间音乐和舞蹈音乐,很好地渲染了舞台气氛,让人眼前一亮。

此外,青春版《牡丹亭》在服装和舞美上的精致度也是超乎想象!不仅以手工苏绣的戏服,衬托出演员们的青春靓丽和古典美,利用“空舞台”概念的舞美设计更是别具一格。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者还将现代书法家的墨宝运用其中,唐代散文大家柳宗元的散文出现在了舞台景片之上,给观众营造出了一种动静交叠的视觉效果。

陈煜堃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