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2004-05-18] 俞玖林沈豐英青春《牡丹亭》

[2004-05-18] 俞玖林沈豐英青春《牡丹亭》

作者: 出版日期:2004.05.18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香港文汇报

【出版日期】2004.05.18

【版次】第08版(娛樂)

【入库时间】20110501

【全文】

由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劃多時的青春版崑劇《牡丹亭》,之前在台灣首演取得空前的成功,而演出的第二站選在香港,接著還會在內地多個城市巡迴演出,並且準備把這齣經典的崑劇帶到歐美。

汪世瑜被傳承打動

昨日青春版《牡丹亭》的策劃人白先勇、藝術總監兼總導演汪世瑜、藝術總顧問張繼青、江蘇省蘇州崑劇院院長蔡少華、演出顧問古兆申及三位青年演員俞玖林、沈豐英和沈國芳出席記者會。第一次擔任導演的汪世瑜老師坦言,當初肯答應正式收俞玖林為徒弟,全是被白先勇說的「傳承」兩字打動,確實已經有數百年歷史的崑劇,在表演上一定要有傳承,這樣崑劇才能不斷地發展下去。

「張三夢」推廣崑劇

而有張三夢之稱的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張繼青,她最得意的表演有《牡丹亭》的《驚夢、尋夢》和另一齣《癡夢》,這齣《癡夢》早前被楊凡導演拍成崑劇電影《鳳冠情事》,已經退休的張老師,在楊凡的邀請下答應演出,她表示主要是希望通過電影推廣崑劇,把崑劇藝術推向全世界。

和旦角演員聊天,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她們身上散發出來的那份獨有的優雅。眼前的張繼青老師,雖然歲月已在她的臉上留下痕跡,體態也不再輕盈,可是數十年崑劇表演的積累下,張老師的言談舉止仍然讓人覺得她就是舞台上那個等待夢中人的杜麗娘。

毫無保留教給學生

從十五、六歲就在舞台上演出的張繼青,直言比起年輕一輩的演員,當年確實有很多舞台實踐的機會,可以讓自己慢慢成長。說到崑劇的傳承問題,她認為搞崑劇本身就是傳承,好像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崑劇也陷入低谷中,而當時他們那批年輕人,得到傳字輩老師的親自指導,培養了如她這班不少優秀的演員,而現在傳承的工作輪到他們去做,因此她今次破例收了沈豐英為徒弟,把自己的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教授給學生,以後學生們又可以再傳給學生,這樣一代代傳下去,崑劇的未來才有希望。

通過一年多的訓練,學生們基本上已經把老師教的東西在舞台上展現出來,張繼青老師相信通過今後更多的演出,他們在表現人物方面會更豐滿豐富。

昨日三位青年演員,特地穿上戲服,示範演出《驚夢》一段,飾演柳夢梅的俞玖林,確實如白先勇所說有一副非常好的巾生嗓子,真假嗓也結合得很好。青春版崑劇《牡丹亭》上、中、下本將於這個星期五、六及周日在沙田大會堂演出。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