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似水年华青春梦 《牡丹亭》昨“惊梦”锡城

似水年华青春梦 《牡丹亭》昨“惊梦”锡城

作者: 出版日期:2009.08.16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无锡商报

【出版日期】2009.08.16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820

【全文】

本报讯周洲/报道美啊!昨晚,无锡人民大会堂内再次爆满,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一手推进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此献演,加上史上最年轻的“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惊艳亮相,一下“醉”倒了所有的观众。 台上,才子佳人咿咿呀呀,洒脱浪漫;台下,观众沉浸在悠扬和温婉融合的美妙视听中。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改编,于2004年首次搬上舞台,讲述了千金小姐杜丽娘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知、相恋、相离和重逢的经典爱情。按照偶像剧标准挑选出的沈丰英、俞玖林两位苏州昆剧院的年轻演员,将这段唯美爱情演绎得青春而浪漫。第一场“游园”中,“杜丽娘”低眉颔首的羞涩,水袖轻挥的轻盈即一下把观众带进了生生死死的爱情神话,“杜柳”两人贯穿全场的缠绵悱恻,醉倒了场下的观众。青春版《牡丹亭》已在美国和我国北京、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演出100多场,观众超过16万人,其中70%以上是年轻观众,此次来到无锡演出,依旧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并成为观众中的主力军。整场演出中,台下充满青春气息的神情和台上的一对青春恋人,相映成趣。 因为昆曲节奏偏慢,唱词典雅的特点,对现场的欣赏也是个不小的挑战。不过青春版《牡丹亭》强烈的青春优势足以弥补这一点,整场戏的演员平均年龄不过25岁,“花神”、丫鬟等个个扮相俊美,特别是服装配上的是巧夺天工的苏州刺绣,牡丹、杜鹃、百合等不同花色,落在柔白细软的丝质绣服上,绮丽古雅,堪称视觉享受。现场,不少观众对应着中英文字幕,时而评点剧情的唯美,时而赞美戏服的精致,不亦乐乎。 数百年前,汤显祖倾尽才情,写出一段因梦而生的《牡丹亭》;数百年后的昨晚,在沈丰英、俞玖林“复活”的杜丽娘和柳梦梅身上,观众再次感受到了这一段恍若隔世的美丽。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