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在皇家粮仓听“牡丹亭” 宋步明

在皇家粮仓听“牡丹亭” 宋步明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4.22 点击数:0

【报纸名称】:人民日报海外版

【出版日期】2011.04.22

【版次】第07版:文化万象

【入库时间】20110620

【全文】

林兆华导演的厅堂版《牡丹亭》剧照

说起皇家粮仓,也许北京人没有太多的人知道其准确的位置,但是说起“南新仓”,就会有人知道这是一个公交车站的地名,它位于地铁东四十条出口和新保利大厦的后面,由于近年来,在这座比600年故宫年龄还大10岁的北京皇家粮仓中,演出昆剧《牡丹亭》,使这座埋没在历史云烟中的古建筑,再一次引起人们关注的视线。

在周围现代化建筑的簇拥下,这座在明代永乐七年修建的皇家粮仓显得格外古朴、庄重,这里曾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是明清两代皇家囤聚粮食的仓库。在这之前,它一直被用作北京市百货公司配给品的仓库,在历经了种种风波中幸存下来,维持了旧貌和完整性。

直到一位叫王翔的音乐人开车经过这里,对着古朴古色的皇家粮仓突然灵感闪现:决定把这里改建成能演出昆曲的剧场,让人们在600岁的皇家粮仓中欣赏400岁的昆剧《牡丹亭》,昆曲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具有600年历史的皇家粮仓也属于中国文化的物质遗产,让现代人在忙碌中感受高雅和品位。

改造后的皇家粮仓,主要是第十七号仓和第十八号仓。第十七号仓里边装修成两层楼的餐厅,餐桌就坐落在梁柱与砖地之间,自助式的牡丹宴精致,古色古香,而十八号仓与十七号仓仅有一条红地毯相连,这就是演出的区域,在这里,演员谢绝所有的麦克风和扬声器,全凭原始的唱功,让人们去欣赏原汁原味的牡丹亭。改建后的演出区总共只有六十几个座位,票价却不菲,最低的580元,最贵的3个包厢达到12000元,然而,这样昂贵的票价,仍然有众多的人趋之若鹜,上座率在八成以上,杨振宁、于丹、陆川等很多名人都曾欣然前往。坐在这样特定的环境,感受着斑驳的墙砖,雅致的紫檀家具,“裙裾莲步,暗香迫近眼前”,演员穿着苏州绣娘手绣的戏服轻歌曼舞,曲笛幽咽婉转,弦歌如泣如诉。仿佛已穿越过数百年历史的隧道,来到400年前的歌寮酒肆。在有限的时间穿越历史隧道的空间中,与演员一起构筑情景交融的景观,在牡丹亭的跌宕的恋情故事中感受古代人的情感。

的确,在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很多人已被功利和物质折磨得疲惫不堪,如果能静下心听一曲姹紫嫣红的《牡丹亭》,感受那些婉转悦耳、柔媚悠长的天簌之音,在水袖飞花、低吟浅唱中让心情柔润、明亮起来,实在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