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青春版《牡丹亭》是一部青春戏

青春版《牡丹亭》是一部青春戏

作者:傲腾武少民 出版日期:2005.05.14 点击数:0

【作者】 傲腾武少民

【报纸名称】:人民日报

【关键词】 《牡丹亭》 海峡两岸 白先勇 南开大学 昆曲艺术 优秀传统文化 观众 戏曲 传承问题 精心制作 

【出版日期】2005.05.14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青春版《牡丹亭》是一部青春戏 傲腾武少民

近日,由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精心制作、海峡两岸艺术家联手打造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在南开大学上演,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在南开大学举办的座谈会上,众多戏剧界专家和戏曲爱好者由此深入探讨了昆曲的传承问题。

昆曲编者:新的努力换来新生命

白先勇认为:昆曲需要年轻观众,而年轻观众也需要昆曲这样的高雅艺术来陶冶情操。青春版《牡丹亭》是一曲歌颂青春、爱情和生命的赞美诗,是一部青春戏,我们希望有更广的受众群,尤其是青年人,以此激发他们的热情,弘扬昆曲艺术的精髓。青春版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借这部经典戏来培养新的演员,带有薪火相传的意味;二是培养年轻观众。青春版《牡丹亭》是我们把昆曲艺术恢复到正宗、正派、正统演出而进行的一次努力和尝试。

专家学者:传统经典需要现代转换

南开大学宁宗一教授认为,传统的文学艺术经典必须进行现代化的转换。白先勇对《牡丹亭》进行了创造性改编,把情感戏以外的折子或合并或删削,戏剧冲突更加集中。青春版《牡丹亭》把它对青春的呼唤,推进到呼唤心灵自由的层面。对观众来说,它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陶慕宁教授说:《牡丹亭》原本55出,其中确有游离于情节主线的枝蔓,青春版《牡丹亭》传达了原作主旨,又具古典美。尤其是白先勇将“言怀”一出移至“寻梦”之后,这一改颇见匠心,使得剧情发展更加自然流畅。天津艺术研究所刘连群说,戏剧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传统在青春版《牡丹亭》这出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部戏可以概括为:名师高徒,艺出正宗。昆曲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贵性就在于它不容易保护,我们应该努力把它传承下去。

观众:我们需要优秀传统文化

青春版《牡丹亭》是海峡两岸的文化人共同打造的,海峡两岸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一位南开大学的学生认为,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应给昆曲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一位专程从北京赶来观看演出的青年观众说,我们需要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更多像青春版《牡丹亭》一样的经典戏曲。一位戏曲爱好者表示,“不到园林,不知春色如许。”不看青春版《牡丹亭》,不知道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这样的美丽典雅,动人心弦。我们应该把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的曲目和剧种,从而带动民族传统文学艺术的复兴。

3 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