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爱心牡丹亭”为等绿灯的人遮阳挡雨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11.03
【版次】03同行
【入库时间】20130130
【全文】
本报讯 “没有‘牡丹亭’时,只有60%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自觉等红绿灯,现在已经提高到95%。”提起“爱心牡丹亭”,河南省洛阳市西工交巡防大队副大队长张晶晶一脸兴奋。
让市民等候信号灯时不受日晒雨淋之苦,进而减少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越线等违法行为,同时把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与洛阳牡丹文化元素相结合,这是“爱心牡丹亭”的由来。
10月26日傍晚,洛阳下起了小雨。下班的人们在暮色中穿梭,在联盟路天津路口的“爱心牡丹亭”下,几位骑电动车的群众一边等红绿灯,一边抖落雨衣上的雨水。一位市民说:“在亭子下正好可以避避雨,叫我闯红灯我也不闯。”
目前,共有120个“爱心牡丹亭”分布在洛阳市的55个路口,根据道路状况,每个路口分设2至4个不等。据介绍,爱心牡丹亭是公益性设施,安装在路口非机动车道上,高3.5米、宽5.2米、长12米,结构的设计和材料的选用均考虑到抗压、防积水、抗风雪能力。顶棚绘有绚丽的牡丹图案,顶棚前端悬挂LED显示屏,24小时滚动显示交通提示语,并且配有语音播报。据了解,“爱心牡丹亭”每个造价约2.6万元,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
(双 瑞 李亚楠)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