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青春版《牡丹亭》下周来杭演出
【作者】 张玫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11.01
【版次】第A07版:本地新闻
【入库时间】20131120
【全文】
时报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9年前,一出青春版的《牡丹亭》,将600年的昆剧优雅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如今,这部由昆曲义工白先勇亲自担任总制作人的《牡丹亭》,将于11月6日在红星剧院迎来它的杭州三度演出。这次的版本是浓缩版,原本需要花三个晚上9个小时才能看完的《牡丹亭》,现在只要花一个晚上就能看完。
青春版《牡丹亭》=“美”+“情”
白先勇对《牡丹亭》的喜爱是不言而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青春版《牡丹亭》也代表了白先勇的某种情结和对民族文化的悠悠乡愁。青春版《牡丹亭》能引起这么大的影响并非偶然,白先勇曾用两个字来概括它,一个是“美”,一个是“情”。昆曲是一门结合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重元素的综合艺术,它们糅合得天衣无缝,精致、精确、精美。
据该剧导演、有着“巾生魁首”美誉的汪世瑜介绍,青春版《牡丹亭》没有采用现代舞台繁琐的舞美,相反,它的舞台相当简约意象,这就更加需要突出演员昆曲表演的功力,“比如水袖,张继青老师教女主角沈丰英,一个动作重复了33次,笛音吹到哪个地方,水袖就要甩到哪个地方,一点儿都不能错。像《惊梦》一折,男女主角就那么水袖勾连、眉目传情,足足20分钟,载歌载舞,把两情缠绵表现得那么高雅,这才好看。”
浓缩版最受年轻白领们喜爱
在前不久刚刚在山东结束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汪世瑜凭这部戏获得“文华导演奖”。昨晚,说起为何要将青春版《牡丹亭》再打造成一个浓缩版,汪世瑜笑言现代生活节奏太快,有很多观众都和他抱怨,非常想看青春版《牡丹亭》,可是要集满三个晚上,确实不容易。“于是我就亲自操刀,将9个小时的戏缩成了2个小时45分钟。这次演出我也将赶到杭州,与杭州的老朋友见见面。”
汪世瑜透露,这次的浓缩版,主要保留了最精华的上本的“梦中情”和中本的“人鬼情”,下本的“人间情”基本删去。“我主要想体现杜丽娘和柳梦梅爱得死去活来缠绵悱恻的那段,而这段也是年轻观众最喜欢最羡慕的。当然,像其中的经典折子戏《游园惊梦》《拾画叫画》《幽媾》还是会保留。”
果然,这样的删减很受年轻观众的喜爱。红星剧院经理戴志清透露,在没怎么做宣传的情况下,目前8成的演出票都已售出,“而且跟其他戏曲演出以老年观众为主不同的是,这次的观众基本上是年轻白领居多,可见青春版的魅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