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或将“封箱”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12.01
【版次】(SA36)新文化
【入库时间】20130130
【全文】
《牡丹亭》“惊梦”一场。
《大河之舞》剧照。
新粹
12月4日,青春版《牡丹亭》将在深圳大剧院上演。这部由白先勇在汤显祖原著上完全继承原词,经过精心梳理,创作了以“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为核心的青春版《牡丹亭》经过了8年历练已经成为一部经典的昆曲演出,而此前,白先勇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八年的《牡丹亭》可遇不可求,随着演员年龄的增长,主演已经进入而立之年,《牡丹亭》或将在未来一两年内息演。
青春版《牡丹亭》成功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成为都市文化生活中的时尚与潮流。它在冗长的昆曲曲调中加入西方歌剧的音乐创作技法,同时加入大量的幕间音乐和舞蹈音乐,让观众可以通过一颦一足的眉眼传情感受到主角的丰沛情感。同时,利用“空舞台”的设置,最大限度拓展了载歌载舞的虚拟空间。服饰、舞美更是别具风格。
200场的世界巡演,青春版《牡丹亭》不断成熟。但8年一晃而过,青春版的演员也都将进入而立之年。“再找一批这样敬业又合适的演员是很难的,可遇不可求。我把传统文化带出国门,在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地都有演出。在中国最北到兰州,最南到厦门。我觉得我的能力也只能到这么多了,尽力而为了。我阶段性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倘若青春版《牡丹亭》果真如白先勇所言,此次深圳演出怕也是“看一场少一场”了。(黄璐)
《大河之舞》最强精英阵容来深
12月14日至16日,《大河之舞》将在深圳保利剧院带来三场力感、质感和美感兼具的音乐歌舞盛宴。这是已经在美国以“告别之旅”谢幕演出了的《大河之舞》特别为中国观众呈献最后的“完美踢踏”。
《大河之舞》里的舞蹈继承了爱尔兰民间舞蹈的精华,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同时也包容了踢踏舞的所有流派,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踢踏舞表演的盛会。从爱尔兰踢踏、美国黑人的踢踏舞的幽默以及百老汇踢踏舞的洒脱,所有的踢踏舞在《大河之舞》中都同样表现了毫不逊色的复杂的打击技巧。
据悉,《大河之舞》此次来深,阵容强大。因为目前《大河之舞》在其他国家的巡演已经结束,于是这次可以将精英汇集来华。不仅维持了当年都柏林首演的导演、制作人和音乐总监的黄金阵容,几个演出队的舞王舞后,包括曾受邀亮相央视2009年春晚的领舞们也将亮相此次中国巡演。(黄璐)
何香凝美术馆人文讲座揭秘达·芬奇名作
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到底如何“讲述”福音书上的故事?到底是哪些细节处理让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与众不同?达·芬奇为米兰公爵画的这件作品到底隐含有什么样的政治意图?12月1日,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吴琼在何香凝美术馆以“达·芬奇的密码———《最后的晚餐》中的视觉政治”为题开讲人文讲座,“揭秘”达·芬奇密码。(周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