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青春版《牡丹亭》首站周六来汉“封箱”

青春版《牡丹亭》首站周六来汉“封箱”

作者: 出版日期:2012.10.24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长江商报

【出版日期】2012.10.24

【版次】A05

【入库时间】20121220

【全文】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周桐如)本周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创作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将登上武汉剧院的舞台。8年前这部戏曾来武汉,成为彼时全城热议的话题;8年后,青春版《牡丹亭》全国巡演再次启动,并将首站定在武汉,但这一次却是“封箱之作”。

8年前来汉演出全城轰动

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在台北首演后,红遍中国大江南北的大学院校和剧院。这部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创作的戏剧,将属于21世纪的青春与时尚,和几百年历史的昆曲巧妙融合,大大地颠覆了戏曲在年轻人心中老套、古旧的印象。

2008年4月,青春版《牡丹亭》来到武汉,在武汉大学连演了三天。当年的轰动,让江城很多人一票难求。白先勇说,这些都表明,在当下物质泛滥的社会,人们的浪漫主义情怀依然存在。

当年,本报曾为青春版《牡丹亭》做了16个整版的专题报道,内容涉及演员、故事等各个方面。那次报道得到了白先勇的一再肯定,至今他仍对那一系列报道记忆深刻。他一再感叹,那年青春版《牡丹亭》在武汉大学的演出影响力实在很大,虽然彼时的舞台并不如专业剧院那样精致,但给许多人留下了美好回忆。这次青春版《牡丹亭》再来武汉,白先勇说,“听说武汉观众非常期待这部戏,希望大家看到这部戏能开心。”

青春版《牡丹亭》将“封箱”

8年前青春版《牡丹亭》首演时,俞玖林、沈丰英等一众演员刚刚20岁出头。8年后,他们再次来汉不少人快要迈入30岁的门槛。有观众质疑,既然是青春版,为何不再换一批年轻演员来演出?白先勇表示,经过8年的历练,这批演员的表演越来越成熟,再找一批这样敬业又合适的演员是很难的,可遇不可求。

同时,白先勇也出人意料地透露了青春版《牡丹亭》将封箱的消息,他说,“这部戏迄今已经演出了200多场,在这8年间,我把传统文化带出国门,在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地都有演出。在中国最北到兰州,最南到厦门。我觉得我的能力也只能到这么多了,尽力而为了,我阶段性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而没找到接班演出的年轻演员,也是白先勇决定封箱的一个原因。

本报2008年4月曾为青春版《牡丹亭》做的专题报道。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