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牡丹亭》中“袅晴丝”是何物?

《牡丹亭》中“袅晴丝”是何物?

作者: 出版日期:2008.10.26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北京晨报

【出版日期】2008.10.26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近日偶读9月21日《文汇报》笔会专栏,有蒋先生《谈袅晴丝》一文。他没见过《牡丹亭》作者汤显祖在“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这句词里的“晴丝”是什么样,也想不出在庭院里除了垂柳以外还会有什么能像丝一样飘动的,可以称作丝的植物,于是猜想是蛛丝。 

我倒是见到过一种像丝模样的植物,很符合汤显祖这句词的意境。那是2000年初我刚到广东珠海时见到的。它有食品粉丝那样粗细,翠绿色,很长,没有叶子,有枝杈,气味清香。它悬挂在树上生长,但并不长在树上,不着地,也没有根,有几米和十几米长的。生长得多的地方满树都是,一束束一缕缕从树上披垂下来,随风飘摇,袅娜轻盈。我关注植物也走过很多城市和园林,以前从未见过也不识这种植物,后来问了园艺师,他告诉我这种东西叫“地衣”。再后来查了《辞海》,有地衣一条,上面写着:“地衣,植物界的一门,是真菌和藻类共生的植物”……“藻类制造有机物,而真菌则吸取(空气中)水分并包被藻体,两者以互利方式相结合。”……“有近两万种,根据外部生长状态,可分壳状地衣、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三大类。”……“少数可供食用、药用。”……。“并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读到这里我明白了,我所见到的是一种长丝状地衣,叫松萝,自身微毒,是药材,听说治疗慢性鼻炎很有效。只有空气质量极好的珠海才有。在珠海也只有在吉大水库边的山上,竹仙洞公园深处才有,街边的树上没有。最多的是在珠海外海的东澳岛上,那里空气清新,满山是树,山路两旁到处可见树上挂着的绿丝。地衣是低等植物,对温度、湿度适应性强,它本应该有广泛的分布,在当地人人都会见到。但它不能适应有污染的水和空气。而今,到处都是污染,致使这种依赖无污染空气生存的枝状地衣就很难见到了。这令我想到:在汤显祖的时代,空气肯定没有现在这样被污染的,这种绿丝丝的枝状地衣一定是到处都有,人人见过,所以当他写出“袅(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这句时,他相信别人会一看便懂,不用费猜。他描写的是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清静的庭院里,有一个人闲着,看树上垂下来一丝丝一缕缕翠绿色的“晴丝”,有风吹过,“晴丝”袅娜地飘动,还带来了一点清香,他陶醉在休闲之中了。这便是汤显祖要传达给我们的情趣美景。 

至于“蛛丝”,既无美感更有悖于动物常识。请设想,在院子里若真有蛛丝在飞舞,甚至拂面而来,人必避之不迭,怎能有“闲庭院”的美感?再说蜘蛛拉丝织网,蛛丝富有弹性、黏性,张网空中风雨不动,一旦网碎,丝便立即收缩回去粘到树上房上去了。所以人们是不能在庭院里见到空中飘舞着的蛛丝的。 

如若蒋先生愿来珠海寻迹,我必当殷殷奉陪。草原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