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青春版《牡丹亭》今晚上演

青春版《牡丹亭》今晚上演

作者: 出版日期:2013.10.25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大连日报

【出版日期】2013.10.25

【版次】第B06版:文化·周记

【入库时间】20131230

【全文】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柳生扮演者俞玖林和杜丽娘扮演者沈丰英。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将于今明两晚在人民文化俱乐部上演,这也是“苏昆”首次在东北地区亮相。昨日,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主演俞玖林、沈丰英出席了在人民文化俱乐部音乐厅举行的媒体见面会。

谈及昆曲,蔡少华表示:“古老的艺术需要年轻化,需要和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口味相契合。青春版《牡丹亭》具有人文性,它赋予最古老的艺术以当代审美。”青春版《牡丹亭》不仅在灯光舞美、造型服饰上符合年轻人的口味,演员也全部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而自开演以来,观众群体也大多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柳生扮演者俞玖林和杜丽娘扮演者沈丰英说:“苏州艺术团将不局限于《牡丹亭》这一剧目,《桃花案》等更多的经典也将搬上舞台。”

谈及《牡丹亭》,不得不提“昆曲义工”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由台湾知名作家白先勇根据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改编而成,内容主要围绕“情”字展开。10年来,在海内外共演出222场,超过50万观众观看,好评如潮。

沈丰英说:“作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总编剧和导演,白先勇是一个细腻而严厉的老人,在排练《牡丹亭》之初,生活起居各方面他都会关心、调整演员的状态。而在昆曲艺术上,白先勇虽不会唱昆曲,但他会用文学笔触去表达昆曲的魅力。他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排练中一个细微的眼神或者动作没有达到他的要求,他便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演员带入情节。”白先勇始终本着召回昆曲生命力的目标,通过《牡丹亭》歌颂青春的故事,使脱节的昆曲找到了时代的归属感,让高雅文化能够雅俗共赏。

实习生孙美婧 本报记者秦玉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