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版《牡丹亭》演绎浪漫爱情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0.08.14
【版次】第1版 (头版)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本报讯(记者翟群)“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8月10日,在国家大剧院芭蕾舞剧《牡丹亭》演出现场,演员们动人心魄的舞蹈甫一结束,这段点睛的昆曲唱腔袅袅响起,全场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舞台上,代表自我的、代表花神的、代表昆曲人物形象的3个杜丽娘,在一系列独舞、双人舞、群舞中,将深闺女子的“爱”与“怨”演绎得楚楚动人。每到情节高潮,昆曲丽娘的天籁之音悠悠传出,将这份流传千古的爱情烘托得更加幽怨动人。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讲述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戏曲舞台上,《牡丹亭》以昆曲等各种艺术形式久演不衰、深入人心。由中央芭蕾舞团创作的芭蕾舞剧《牡丹亭》在尊重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将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通过西方古典芭蕾这一独具魅力、颇具美感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让中国芭蕾舞剧走向世界。
作为中央芭蕾舞团2009年新创作的中国题材的芭蕾舞剧,《牡丹亭》以中国传统故事《牡丹亭》为蓝本,将昆曲艺术与芭蕾舞交融结合,也是中国芭蕾继《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又一次创新和尝试。
担任该剧舞蹈设计的“80后”年轻编舞费波表示,排练初期,他感到有相当大的压力,“但年轻编导更容易学习,我既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舞剧,又可以向身边的艺术家们学习很多优秀的东西”。
据了解,2010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期间,中芭还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芭蕾精品荟萃》,8月底将在北京大学演出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力求将不同风格的芭蕾舞艺术展现给广大观众。
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冯英说:“相信每位中央芭蕾舞团的演员都有这样的信念:只要走上舞台,自己就是国家级院团的形象代言人。正因为如此,中国芭蕾已经跃然世界芭蕾强国之列。2010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平台,不单是用作品来诠释艺术,更要用艺术去净化观众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