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版《牡丹亭》缠绵动人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8.09.29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青春版《牡丹亭》缠绵动人 杨老先生为看演出坐了两小时的车,“不看会遗憾一辈子”
《牡丹亭》中瑰丽的爱情传奇,400年来不绝于舞台。2004年4月,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世界各地巡演,更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27日晚,这出青春版《牡丹亭》在河南电视台8号演播厅演出,精美绝伦的剧本、唱词、音乐和表演,让观众沉浸在杜丽娘和柳梦梅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中。晚报记者 杨宜锦/文 张翼飞/图
郑州观众说青春版《牡丹亭》
由白先勇集合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一流艺术家联手打造的这台青春版爱情悲喜剧,此次在郑州连演3场。
27日晚,由苏州昆剧院沈丰英和俞玖林主演了《牡丹亭》的上本《梦中情》,让绿城观众感受到了这个爱得“死去活来”的经典爱情故事。剧情缠绵动人,唱腔细腻饱满,表演美轮美奂,配乐飘逸优雅,不少观众感叹观看此剧是一次绝好的艺术享受。
当晚的天气不好,但演出现场仍座无虚席。一位观众称,没想到能在郑州看到这么棒的剧目,真是太幸运了。市民杨老先生,为看这场演出,光坐车就花了两个小时:“如果我今天不到现场来看,我会遗憾一辈子的。”
这出《牡丹亭》,为啥叫青春版
白先勇说,第一,因为情是永远青春。这个剧目本身就是歌颂青春,歌颂爱情的,杜丽娘只有16岁。第二是昆曲本身的生命是经久不衰的,它可能有衰落的时候,但是它不会有死亡。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白先勇理解的原著精神,是对爱情的一种独特诠释,“《牡丹亭》不是普通的爱情故事,而是至情的表现,人死了以后还不够,为了情还要活过来,对爱情的追求到了不惜一切的地步,上了天,下了地,又回到人间。”
汤显祖的
《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舞台上常演的有《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等几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