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青春版《牡丹亭》昨华丽谢幕

青春版《牡丹亭》昨华丽谢幕

作者: 出版日期:2008.04.06 点击数:0

【报纸名称】:武汉晚报

【出版日期】2008.04.06

【版次】第12版([全娱乐]·游乐场)

【入库时间】20110520

【全文】

青春版《牡丹亭》昨华丽谢幕

三天九小时,很美很腻人

刘畅

现场

小小观众多

昨晚,能容纳3000人的武大大学生活动中心再次爆满,除了大学生外,三口之家一起来看戏的成了观众中的生力军。林伟是武大后勤集团的一名职工,昨日他带着妻子以及年仅5岁的女儿林梦桐一起来看戏,由于年纪太小,林梦桐还看不懂剧情,所以林伟一边自己看,还要一边讲解给女儿听,“主要就是告诉她台上都是什么人,然后他们是什么关系,大概是个什么故事。”林伟说,当记者问小朋友这个戏好不好看时,她直点头说:“好看!”最后还是妈妈了解女儿说:“衣服漂亮、化妆美,她就喜欢看。”随后,记者又遇到许多这样的家庭,家长纷纷表示“这样在现场看戏的机会非常难得”,带子女来主要是想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小受受熏陶和教育。

本报讯(记者 刘畅)昨晚,柳梦梅状元登科,杜丽娘也与父母相认,皇上赐婚,三喜临门,柳梦梅和杜丽娘这对有情人之间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终于获得了圆满的大结局。而随着圆驾一出戏的完结,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一手推进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武大为期三天的演出也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满堂喝彩让演员频频谢幕而不得下场。

昨日,在演出中场休息期间,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教授郑传寅接到一个越洋电话,他说:“又是白先勇老先生打来的,他身在美国,但非常关心这边演出的情况,每天都会打电话来询问。当得知武大的演出非常成功,特别是听到观众的素质很高,每场都该笑的笑,该鼓掌的鼓掌,全看懂了时,白老先生十分高兴,他说:“我们三年演出了百场而且场场满座,其中年轻观众居多,保护和传承昆曲,需要年轻演员,但更需要培养年轻观众。”

连看三天下来,青春版《牡丹亭》给人外在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粉粉嫩嫩的大奶油蛋糕,主要是主角们的戏服不是粉红就是粉绿、不是奶黄就是奶白,而唱腔和念白也是甜腻腻的发嗲,和平时满大街访的流行歌相比起来确实不是一个调调,让人耳目一新也在情理之中。

三场戏中,第一场“梦中情”经典,杜丽娘略略低眉颔首的羞涩姿态,那微微上扬的万分淑仪的嘴角,那水袖轻挥的盈盈身段,把我们带进了她生生死死的爱情神话里。第二场“人鬼情”诙谐,柳梦梅痴情一片换来杜丽娘重生,而第三场就有些多余,但为了将这个故事讲完,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算皆大欢喜。

白先生的青春版为什么能吸引年轻人来看?如果说是因为爱情,那就太假了,毕竟绝大多数??众是第一次看戏,说来看热闹倒更真实。当大家看到台上全是古色古香、水墨淡雅的风格,尤其是丽娘和花神的服装配上巧夺天工的苏州刺绣或浓艳、或秀雅的牡丹、杜鹃、梅花、百合、墨兰等等不同花色,栩栩落在柔白细软的丝质绣服上,那是何等的绮丽、古雅,真是视觉的享受。

美的东西,人人都会喜欢,国学的美,昆曲的美,使国人的自信力被西方文化冲击得四处逸散的时候,似乎又慢慢凝聚起来。一位观众在看完青春版《牡丹亭》后就问记者:“戏很好看,什么时候还能再看到其他的戏?”我想这位观众也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现在“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昆曲回春,中国风吹遍世界,但要中国好的传统艺术真正得到好的发扬和继承,只靠一场青春版《牡丹亭》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据悉,今日青春版《牡丹亭》剧组一行将赴中国科技大学进行同样3天的演出。 

图/记者 金思柳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