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版《牡丹亭》何以赢得掌声?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03.18
【版次】第12版:文体新闻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
▲3月13日,日本国宝级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左)在中日版昆曲《牡丹亭》中演出。当晚,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在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上演。中日版《牡丹亭》分为七折,其中《游园》、《惊梦》、《离魂》、《回生》四折中的杜丽娘由日本国宝级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出演。 新华社发 (徐志强 摄)
新华社记者 蔡玉高
中日版昆剧《牡丹亭》日前在昆曲发源地苏州公演,这部由中国昆曲界精英与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合作打造的昆剧广受好评。
《牡丹亭》唱响中日
“没想到会这么精彩,《牡丹亭》又多了一个经典的版本。”14日晚在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看过中日版《牡丹亭》的张华民有些意犹未尽。
这是中日版《牡丹亭》在第三个城市公演。无论演员表演还是表现手法,中日版《牡丹亭》都形成了自己特色。
《牡丹亭》是昆曲的经典剧目之一,昆曲艺术传承人张继青老师版昆剧《牡丹亭》与青春版昆剧《牡丹亭》是目前公认的比较成功的昆剧版本。
上世纪80年代,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在日本观看了张继青版昆剧《牡丹亭》后,便爱上了昆曲艺术。2007年7月,坂东玉三郎专程到苏州聆听昆曲,与苏州昆曲界人士接触后,产生了合作《牡丹亭》的愿望。在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日本松竹电影公司、北京梦花庭园公司三方努力下,中日版昆剧《牡丹亭》开始筹备。
中日版昆剧《牡丹亭》的演员阵容比较强大,光杜丽娘和柳梦梅两个角色就有6人扮演,其中旦角由坂东玉三郎、刘铮、董飞分别担当,而生角则由汪世瑜、王振义、俞玖林分别饰演。
不会中文的昆剧主演
在日本,坂东玉三郎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这位日本顶级歌舞伎大师凭借自己的毅力,在完全不会中文的情况下,担当起昆剧主演,用吴侬方音唱响《牡丹亭》。
学习昆曲不仅要懂中国诗文,还得学苏州话,这对坂东玉三郎来说是件相当困难的事。对音乐领悟的天赋和对《牡丹亭》剧情的理解,是他学习昆曲的“捷径”,至于唱词和念白,他用日文片假名记下每一个唱词的发音,再请人翻译并解释其中的意思,这样反复练习,直到表演精准。一句台词、看牡丹的眼神远近、含情方式,都可以让他反复琢磨好几天。
去年1月,记者曾在苏州昆剧院现场采访《牡丹亭》剧组。当时,在排练现场担当指导老师的张继青表示,坂东玉三郎的熟练程度大大出乎她意料。“半年之内,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很不容易。相信他扮演的杜丽娘会让中外观众眼前一亮。”
今年3月9日,坂东玉三郎到南京大学做演讲。他表示,要演好中国戏剧就要懂中国文化,他为此阅读了大量日文版的中国古典名著。
坂东玉三郎告诉记者,中日版《牡丹亭》执行导演靳飞不在日本时,他每天至少打一个半小时的国际长途电话,让靳飞给他讲中国的戏剧、中国的文化。 (新华社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