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青春版《牡丹亭》受关注

青春版《牡丹亭》受关注

作者: 出版日期:2008.07.09 点击数:0

【报纸名称】:苏州日报

【出版日期】2008.07.09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本报综合消息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前后,由白先勇策划改编、苏州昆剧院担纲排演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将代表中国戏剧文化于奥运会期间在北京作展示演出,届时将于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两轮全本剧目,共18个小时。到底是什么样的魅力让昆曲拥有如此尊崇的地位? 今年从6月至11月是苏州昆剧院“传承季”,该院铺开投入到传承剧目的学习、排演、制作中,苏昆邀请了全国10多位传承老师,排演《玉簪记》、《西厢记》、《烂柯山》、《红梨记》等众多昆曲传统剧目。今年10月份,这些传统戏会在台湾上演。 “作为人类口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只能依靠‘活态’的传承方式进行传承,其方式就是‘口传心授’。”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从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中汲取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他目前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 “明清应该是昆曲最辉煌的时期,不可复制,但目前昆曲发展又到了一个最好的时期。”蔡少华说,青春版《牡丹亭》是昆曲最好时期的标识之一,自昆曲被列入人类口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国人的自信心被树立起来,也使得很多精英人士开始关注本民族文化,但这远远还不够。 他还说,“昆曲在30年后将会到达一个鼎盛时期,现在昆曲人要做的就是继续坚守这一文化艺术。”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