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文献>报纸>  游苏州园林惊《牡丹亭》梦

游苏州园林惊《牡丹亭》梦

作者:丁一犁 出版日期:2010.10.20 点击数:0

【作者】 丁一犁

【报纸名称】:申江服务导报

【出版日期】2010.10.20

【版次】F03版(TRAVEL?别处)

【入库时间】

【全文】

⊙文/丁一犁 ⊙摄影/丁一犁等

苏州近在咫尺,但有很多理由一去再去。这一次是为了一场昆曲。昆曲原本就发源于苏州昆山,索性在园林实景里听一场《牡丹亭》的“游园惊梦”,身在园里,心在梦中。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一直以来,听昆曲都是风雅无边的事。此番听曲的苏州昆曲会所,是在原来昆曲传习所的旧址上改造的。所谓昆曲传习所,就是昆曲史上的第一所学校,采取学堂式新型科班教学。昆曲子弟都在这里拜师学艺,唱念做打不敢松惰,五年方可满师。小小一方天地,水磨地砖上不知道蒸腾过多少汗水,空气里弥散过“咿咿呀呀”。

从昆剧大师俞振飞手书的“苏州昆剧传习所”的门楣下进入门厅,迎面就是一个大天井,纵深进去,又南自北有三进建筑,厅堂里铺着水磨方砖。四下打量,门窗都是书条式长窗,万字挂落,一派苏式建筑的传统风貌。

后厅的北面是一个富有江南私家园林韵味的后花园,花园的中心是一个荷花池,现在还有几片荷叶尚不枯萎,亭亭而立。池子正后方就是水榭,现在被布置成一个闺房。在视觉中心上,其实就是主戏台。听戏的时候,观众们隔水坐在池南的可以遮风避雨的抱轩里。贯穿主戏台两边的是一个回廊,左边是一条长廊,右边是江南假山花园。

晚上才上演的《游园惊梦》,就是把你、我、他生生地嵌在这生动的园林里,嵌在杜丽娘的梦境中。

和朱家角课植园版的《牡丹亭》能容纳170个位子不同的是,会所版的《牡丹亭》仅能容纳50个人,场子更为精致私密。

眼耳嘴共赴饕餮盛宴

在昆曲会所听一整套“游园惊梦”大约5点就要入场。先喝杯普洱,听一段拍曲,跟着那调子轻轻叩一叩桌子,定一定心。随后在日头西落,光影变幻的时候游园。这个时候,好像“穿越”成功,顺利来到节奏缓慢的古典年代。

看罢园林,会所邀请昆曲行家为当晚的观众进行昆曲导赏,略微普及一下昆曲的基本知识,给随后的演出做一些铺垫。

行家在讲解的同时,那边厢演员们身着素衣,在大厅一侧的珠帘后对着镜子精心描眉画脸,无声无息,像拜佛前的斋戒,庄重自持。

整个导赏大约持续20分钟,从服饰到礼仪,从角色到曲目,让没有任何戏曲基础的观众也渐渐入境。讲三五分钟,请专业演员表演一段,似乎在大学里听讲座,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到了傍晚6点,是晚膳时间。不用着急,要记得自己身处古代,慢嚼细品。会所里的菜式都是苏州本地菜,蛋炒太湖银鱼、壳甲坚实的螃蟹、烧得酥烂的羊肉,都是符合上海人历来的口味,饭后再来一碗很受女生欢迎的红豆鸡头米,先把嘴巴伺候得舒服妥帖,一会再犒劳眼睛和耳朵。

游园惊梦人戏早已难离分

8点不到的时候,园林里的灯光、乐班已经妥当。回到中厅,眼前忽然一亮。历经两个小时,演员们方才妆成,“杜丽娘”斜眉入鬓,“柳梦梅”俊秀儒雅。他们揽镜自照,镜中谁人,将梦回莺啭?

一边的古木做的化妆箱摊开,每道油彩,待会儿,都和演员的一笑一颦有万分关联。“柳梦梅”提步轻移,嘴里念念不休,在为登台做最后的准备。

我们回到抱轩入座,8点整,丝竹起,乐班隐匿在花园一角的屏风后面,闻声不见人。演出是由游园和惊梦,两大段落组成。

坐在室外,清风朗朗,杜丽娘从我身边长廊里逶迤而出的时候,能清楚地听到她的鞋子和地面摩擦的声音。待她靠着花园的长廊,清丽婉转地唱:“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戏里是春光无限的园子,此时秋虫与她鸣和,反而道出了她在庭院深深的寂寥之情。初次听曲的朋友也不必担心,唱词有电子显示器提示,可以让你跟进。

她这么就自怨自艾地滑入梦乡,整个荷花池水面荡漾,雾气袅绕,竹静虫鸣,笛声婉转。权当是不用戴眼镜的3D美景,或是也在人家的惊梦中梦中梦了罢。有那么一刻,池中的鱼儿甩尾,拍出一圈涟漪。揉一揉眼睛,不知道眼前哪件事是真,哪件事为假?而淡雅飘逸的乐音,还在轻柔地萦绕于耳畔。

整个演出历时一小时多一点,长短适宜,在入梦似幻的地方停顿,春梦一场,秋梦一场,久久回不过神来。散场后,闲坐庭院里,再喝一会儿茶,醒醒神。

■TIPS:

?苏州昆曲会所位于校场路9号,苏州昆剧院里面。只接受包场预定,为保证效果,人数限于50人以内。?整个演出流程含品茗,听拍曲,游园,昆曲导赏,晚餐,和实景演出。可以现场观看演员化妆。演员都是苏州昆曲院师承名家多年的青年演员。

景点链接

前一日,听罢昆曲,第二天可以随兴在苏州,坐坐停停,去一两个有苏州特色的地方。

■平江路

平江路是很多人的首选,它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条街巷,还分明地保留着“水路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格局。

河道西面的民居多依河而建,上了年纪的老房子,白墙青瓦,木栅花窗。外墙多已斑驳,又攀生出许多的藤萝蔓草,随风摇曳。

沿平江路走,有琴馆,有评弹博物馆,还有时髦的唱片店、咖啡馆。在一些咖啡馆,要碗酒酿圆子或者小馄饨老板也可以办到,好有苏州特色!

■西园寺

于苏州金门外下塘街,留园西侧不远处。踏进这个寺,不同于许多其他香火圣地,最大的感觉就是清静愉悦。西花园放生池的五色鲤鱼可与杭州玉泉媲美。如果你爱在清幽的地方喝茶,西园寺比古街更清幽。喝茶的地方正对着假山、回廊、池水,要一杯菩提叶、熏衣草茶,随便看两页书。还有不少游人在誊抄《心经》,把蝇头小楷一个个填进格子里,浮躁的心,也沉静起来。

■同得兴

最后来碗面吧!苏州的面让多少小饕垂涎,这回可以在十全街要一碗同得兴奥面。店堂里都是深红的传统八仙桌,长条板凳,客人都是本地上了年纪的人,姑苏软语中各自吃着面条,惬意得很。点碗枫镇大肉面或者红汤焖肉面爆鱼面。白汤上来油亮亮的,很鲜很香,像是用了猪油,将焖肉放在面底下稍许时候,肥肉和皮就化开了,混着瘦肉一起送入嘴里,肉香四溢,口感不油不腻不柴。红汤就比较浓郁,酱香味十足,但又十分清爽。面条很细,下得非常滑溜,入口不粘,面在口中清爽有韧劲。配些咸甜小碟,一边吃一边拍个美食照,发微博,会招来一条条“羡慕嫉妒恨”的评论哦。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