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吴宣恭:治学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吴宣恭:治学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作者: 出版日期:2000.11.28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光明日报

【出版日期】2000.11.28

【版次】理论周刊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箫吟

著名经济学家、原厦门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吴宣恭教授执教

已整五十年。年初以来,弟子们及厦大有关部门的同志一直张罗着要

为他开个庆祝会(同时也祝贺他七十大寿),吴教授总是婉言谢绝。

不过,当弟子们建议他将多年来有关所有制改革与产权理论研究方面

发表的数十篇论文结集出版时,从不为名利所动的吴教授却动心了——

多年来,吴教授一直视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为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

容,在学术研究方面,他渴望表达,渴望与人交流,甚至是被批评。

记者日前到他家采访时,吴教授正对这部书稿进行最后的整理,暂名

为《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研究》,不久即有望正式出版。

吴教授1930年生于福建晋江,1947年考进厦门大学时读的是外国

语言文学系。但由于受当时进步学生运动的感染和厦大中共地下党组

织的影响,他较早地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偷偷阅读了当时所能找到的

《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等书籍,并打心眼里爱上了经济学。

留校执教后,吴教授曾两次北上中国人民大学,系统地学习了经济学

的课程,并与谷书堂、林兆木等在人大研修期间,共同撰写了《社会

主义经济论》。改革之初,他与蒋家俊教授共同主编的《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学界称为“南方本”),先后再版五次,发行

超过百万册,整整影响了一代学子。

吴教授对所有制和产权理论具有深入和精湛的研究,其论著在各

个时期提出许多有影响和有创意的观点。20年前,他就在所写的教材

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着所有制权能的分离,不久

后又专门发表论文,提出从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研究所有制的方法,

具体分析了所有制内部“四权”(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

的本质、内涵及其相互联系和区别,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

也存在“四权”分离及其形式,主张由国家行使所有权而将生产资料

交给企业经营和使用;与此同时,他还强调要从全民所有制内部的权

能分离去寻找国有企业间存在的商品关系的原因。以后,他多次在多

种学术报刊上发表文章,详尽分析全民所有制内部产权关系的变革对

商品经济的决定作用,反对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不相容的

意见。这些观点在如今的年轻学子看来早已是基本常识了,但要知道,

在20年前,受计划经济传统教育多年的人们大多数人还不认为社会主

义存在商品经济,吴教授的这些观点和主张无疑对推动中国的经济改

革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近年来,吴教授着重研究如何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重视,其专著《产权理

论比较》也得到了学界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

吴教授曾任厦门大学经济系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副校长、校

党委书记。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的吴教授,一方面致力于学术研究,

培养博士生,同时还热心参加并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工作,担任

福建省经济学会秘书长、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等多种学术职务,同时

还被兰州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六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他和同事们

提出的对中国财经教育和财经学科建设的一些建议得到了国家教育部

的肯定并付诸实施。更值得提到是,他与厦大经济学院的教师们共同

努力,早在十几年前首创了我国的工商管理硕士生(MBA)班,接着又

组织编写了我国第一部MBA系列教材,广泛发行,为培养外向型的高级

企业管理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治学之余,吴教授还经常填词、作诗,同时还是位书画爱好者。

照片上的吴教授(右)正向英国加的夫大学校长介绍中国画的精要,

不知情者,还以为他是位国画大师呢。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