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马友友吴彤琴笙合奏“醉”倒广州

马友友吴彤琴笙合奏“醉”倒广州

作者:陈煜堃 出版日期:2013.11.09 点击数:0

【作者】 陈煜堃

【报纸名称】:新快报

【出版日期】2013.11.09

【版次】第A25版:娱乐新闻

【入库时间】20140110

【全文】

新快报讯 记者陈煜堃报道 刚刚结束在上海的全球首演,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携手广州交响乐团、民族乐器演奏家吴彤的新作《度》在本周移师广州星海音乐厅。大提琴的低沉委婉与笙的空灵飘渺,30分钟的琴笙合奏将这部表现玄奘取经之路艰难与坚韧的当代作品演绎得动人心魄,让现场逾千乐迷陶醉其中。

当晚执棒的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在上半场为观众挑选了两首作曲家郭文景的当代作品。从弦乐组的乐手们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手脚并用”诠释《中国民族组曲》,到携手著名笛子演奏家唐俊乔上演高难炫技的《空愁山》,在观众的喝彩声中拉开了极具“中国风”的本场音乐会的帷幕。

作为重头戏,下半场上演的正是由广州交响乐团联合委约作曲家赵麟为大提琴、笙与管弦乐队量体打造的协奏曲《度》。作品分为《相》、《喜》、《悟》三个乐章,在马友友手中的大提琴与民族乐器演奏家吴彤吹奏的笙相互一段互诉衷肠的“对话”中,缓缓地走进唐代玄奘法师的内心。在马友友看来,这不是一部强调炫技的作品,而是一部希望“将哲学放进音符中”的作品,音乐家在创作中试图“寻找思想、寻找灵魂”。大提琴宛如一位老者在缓缓讲述,笙则仿若神灵不断给人以鼓励、信念和希望,一场人天对话般的琴笙合奏让现场观众恨不得能再演个“30分钟”,就连作品结束了也迟迟不愿鼓掌,生怕“骚扰”到乐曲结尾那一个长长的弱奏。

近乎完美的演奏,也让余隆、马友友、吴彤和赵麟一起数度登台向四面观众鞠躬致谢都不得以“脱身”。马友友、吴彤只好返场加演一首哈萨克族民歌《燕子》,一人抚琴,另一人放歌,这一对异域爱情的二重奏也让观众如沐春风,心满意足。

陈煜堃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