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14 28广州这一刻 满城咽泪为逝者送行

14 28广州这一刻 满城咽泪为逝者送行

作者: 出版日期:2008.05.20 点击数:0

【副篇名】 冯小静 王倩 夏杨 吴彤 陈学敏 郭尧 邝穗雄 宋石长

【报纸名称】:羊城晚报

【出版日期】2008.05.20

【版次】第A03版(汶川大地震 华夏同哀悼)

【入库时间】20110825

【全文】

本报记者 冯小静 王倩 夏杨吴彤 陈学敏 郭尧 邝穗雄 实习生 宋石长

昨日14时28分,这座有2222年历史的城市霎时屏住了呼吸,上千万广州人的心奔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羊城大街小巷哀思弥漫,处处涌动着爱的力量。

■北京路

喧嚣尽歇

上千人淋雨寄哀

■上下九垂暮老人

独自默哀两小时

14时整,北京路步行街一反平日的喧哗,商场的大喇叭关闭了,人们自发集中到广州国际美食博览中心的大屏幕前的广场前。

14时20分,聚集的行人越来越多,连附近一些商铺保安都来了。

14时28分,防空警报响起。在雨中,人们把伞收了起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哀悼:低头不语,紧闭双眼,双手合十放在胸前默默许愿……此刻,这条繁华的街道空寂无声。

三分钟后,警报声、汽车鸣笛声渐退,但人群还是保持默哀的姿势。

■上下九

垂暮老人

独自默哀两小时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撑着一把伞,冒雨独坐在上下九广场的绿化带旁,双眼紧紧盯着广场上方的大屏幕,两个小时不愿离开。

老人是住在恩宁路的退休工人陈伯。就在一个小时前,广场上聚集了上千的普通市民:拄着拐杖的老人来了,手持白菊的家庭主妇来了,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来了,手牵着手的情侣来了……他们都默默等候14时28分的来临。

69岁的陈伯记得,此前只有伟人的离世有过集体哀悼,而为平民百姓的哀悼还是第一次,“这是最好最好的纪念。”陈伯喃喃地说。■天河城

生日蛋糕

插上蜡烛飨亡灵

14时15分的天河城北门广场,聚集的人群纷纷面向降至三分之一杆的国旗。

人群中,市民李永建手捧一个插着蜡烛的奶油蛋糕,斜风细雨中,那一颤一颤的烛光很是耀眼。李永建是在天河北上班的一名IT白领。“这蛋糕本来准备送给60岁的父亲做生日礼物,但今天,父亲却叫我把蛋糕拿来寄托哀思。”李永建说,一个星期前,家人就在海鲜酒家订好了房间庆祝,现在也取消了。

■珠江新城

素衣白领

面向西北方祈福

14时,珠江新城华普大厦,黑白着装的白领们正在办公。

华普大厦的外墙有一流的隔音功能,为了能清晰地听到警报声,临近默哀时刻,各层楼的窗户陆续被推开。

墙上的挂钟终于走到了14时28分,“呜……”警报声响起,27楼某公司的白领们自觉放下手中文件,面向四川汶川地震的方向———西北方。微微低头闭眼,默默祈祷,不少人渗出眼泪。

■寺贝居委会

退休职工

五度捐款仍不休

越秀区寺贝居委的陈雪贞,下午2时回到家。她已经在居委会的赈灾募捐箱前守了5个多小时。过去的一个星期,从单位退休的陈雪贞几乎每天都这样度过。

每天,陈雪贞都将《羊城晚报》中关于抗震救灾的报道分发给路人,再将手中的流动募捐箱端过去。她收入绵薄,却已五度捐款,一共捐了超过1500元。

14时28分,陈雪贞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面对着电视画面低下了头。在悲怆的音乐声中,泪水悄然从她的眼眶滚落。

■中山大学

万名学生 

半降国旗前志哀

那一刻,下着雨。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的同学纷纷来到校园广场半降的国旗前冒雨默哀,约有近万人参加哀悼仪式。

■华南师范大学

赴川学生

出征前举行仪式

蒙蒙细雨中,华南师大师生包括赴四川震区心理辅导志愿服务队队员在行政大楼前默默哀悼。随后,举行赴四川地震灾区心理辅导志愿服务队的出征仪式。

■大佛寺

佛号停止

两千人列队祷告

在惠福路的千年古刹大佛寺,由于寺庙场地不够,2000多市民自发聚拢在广场上默哀。下午1时多,信众们便开始云集,有序地在广场上排着方阵。有的连伞也没拿,任雨淋湿身体。14时25分佛号停止,大家默默地等待28分的到来。三分钟,很短,但仿佛凝固了,寂静中,很多人流下了眼泪。据悉,法会及捐赠活动将持续三天,至昨天该寺已筹得善款约70万元。

■某外资企业

金发老外

也加入默哀之列

昨天下午,为遇难同胞默哀的还包括很多热心的外国朋友。那一刻,在奥的斯电梯广州公司,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专家,也暂停手头工作,齐刷刷站起来,加入默哀之列。尽管他们听不懂广播传出的指引,但丝毫不减哀伤之情。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