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炯亮:热血铸就维权“利剑”
【报纸名称】:
【关键词】 农民工 永定县 工会干部 工会主席 工伤赔偿 社会资源 信息库 县政府 社会联动 维权机制
【出版日期】2006.04.04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人物检索: 吴炯亮福建永定县总工会主席。曾经当过司法警察、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城郊法庭负责人、县府办秘书、副主任、镇长、乡党委书记。率先推出“职工110”和工会会员卡优惠卡等,永定县总工会获得福建省“县级工会机制创新奖”。 一名江西籍的农民工在永定县一家煤矿上受了伤,为了让矿主赔偿,他拨了那个醒目竖在矿区的“职工110”维权电话———5826110,接电话的正是福建省永定县总工会主席吴炯亮。随后,吴炯亮立即拨通煤矿所在镇党委书记的电话。很快,这名农民工拿到了应该属于他的工伤赔偿…… 在永定,“职工110”只是一个窗口,在这引人注目的窗口后面,是一个完整高效的工会组织网络,是全县包括各社会职能部门、团体在内的维权联动系统。吴炯亮握住的是这个社会资源网的关键,因为,对于责任,“职工110”是一个聚焦镜头,只要进入这张联动网,你的一切行为举止都暴露在全社会的目光之中,成为社会特写,此刻,“职工110”就从镜头变成利剑。 对于吴炯亮,实用、锋利是剑的全部意义,只要调动一个完整社会体系的能量,这“剑”就有柄有刃有声有光。 点燃铸“剑”之火,在完善的组织机制、在详实的信息体系、在于抓住社会能量的关键。 五个红头文件———让系统、乡镇工会主席有职有名 2002年,吴炯亮从乡镇书记转当县总工会主席,他烧的第一把“火”,就是要建立完整的工会维权体系。 吴炯亮发现系统、乡镇工会有牌无人、有人无职等问题影响了工会机制的有效动作。他在全县20多个乡镇、20多个系统跑了一圈之后,开始整理思路,拟写方案。然后,把这些情况一一向县委反映,他还带着乡镇工会干部编制问题,一路找到省编办…… 此后,永定县委、县政府和县委组织部共发了5个文件。这5个文件在现实条件下,完成了吴炯亮心中的县级工会维权网络机制。 同样,永定工会职工帮扶中心成立时,县政府专门下文批给中心两名正式编制。有了这份文件,它的意义不仅仅是规定了工会干部的职责,同时也是工会人心目中的名副其实的维权事业,是承担永定县工会维权机制中一个坚实的载体。 四大信息库———用事实说话为维权实效打下坚实基础 永定县“职工110”维权机制,是以一个完整的维权信息库为依托的。 吴炯亮一到工会就充分发挥调查的作用,掌握的第一个信息库就是困难职工档案和困难学生档案,这两个档案在整个帮扶工作中发挥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但是,吴炯亮对工会掌握的信息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四大信息库,让他一直在意的是职工数、会员数和职工技能人才信息。他想要的是一个误差小,相对准确的数字。 为了完善信息库,吴炯亮让每个部长带队深入乡村企业,分片包干,摸清这个动态的最准确的数字。吴炯亮还设计好此后信息管理模式,依托乡镇系统工会每一季度报一次数据,建立县级工会数据软件,从此保证形成一个“不会老化数字工会”。 有一件事,说明县级工会事先掌握数据信息在处理投诉中的重要意义,说明一个形象具体的“数字工会”的内涵: 一次,某工地发生一名农民工坠楼受伤事故,挫断了输精管,开始没有发现,事后转院治疗,花了一万多元,该农民工与工头就理赔问题产生了分歧。这名农民工的老乡拨了“职工110”,吴炯亮接到电话,立即查对工会数据库调出建设方和承建方基本情况,之后马上通报建委和工程建设方———县国税局。 第二天,承包商就责令建设方工程队按规定为这名工人支付了工伤赔偿。 一把无形剑———以联动之窗调动社会资源抓住关键 有人说,吴炯亮设立的这个110电话,仿佛是一把无形之剑,对于牵涉到责任的个人、单位,这里有一个明摆着的逻辑———“职工110”已经跟你说清楚了,你们要是不出面、无反馈、不处理,出了事你要负责。 工会敢于举起这把无形之剑的同时,也将自己完全暴露于社会。吴炯亮提出开设“职工110”的初衷就是解决县级工会普遍存在的老问题:工会的潜力如何发挥?工会怎样吸引职工?怎样提高社会影响力?那就从发挥全社会力量入手,从维护职工权益的日常的方式入手。 由县总工会主席任组长的“职工110”社会联动领导小组,共联动了县公安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民政局、司法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行业管理办公室、城乡规划建设局、交通局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在全县24个乡镇和行业(系统)工会以及医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职工110”社会联动点。 一名四川籍矿工受伤住院,他的妻子去向企业主讨要赔偿无果,就坐在矿洞门口,这个行为被认为是无理取闹,矿主报了警,还对该矿工妻子拳脚相加,这个场面正好被赶到现场的两名派出所民警看到,但这两名民警并没有采取制止行动。吴炯亮接到这名矿工妻子的电话后,在解决矿工工伤问题之前,还首先解决另一件事,就是将电话打进作为“职工110”联动单位的公安局。事后矿主和两名民警的行为得到相应的处理。 吴炯亮注意到,“职工110”电话铃声,更多为外来工的工资报酬、劳动安全、生活困难而响起来,这个问题的集中报告,促成了县政府出台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规定。这就是作为窗口存在的“职工110”,同时作为一个社会职能存在更深沉的内涵。人性与公正是它追求的主题。 2004年永定化肥厂改制后,有农民工反映他们的工资没有兑现,而有关部门却将这个问题等同于企业债务,理由是农民工不是企业职工,他们是外包工,他们的工钱不属于工资,是外债,并将企业的几千万负债除以农民工工资,得出农民工只能拿几千块钱的结论。于是,农民工拿着化肥厂为他们开具的总计超过19万元的一叠工资白条,找到工会。 吴炯亮立即给县政府写了一份专报件,并把白条附在后面。此后吴炯亮就这个事与相关单位部门的负责人面对面交换意见,吴炯亮的理由很简单:农民工的工资一样是工资。他为这个可能会扯皮的会谈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场合,那就是县长办公室。终于,这个问题如期解决。 吴炯亮认为,“职工110”是工会的窗口,而工会每一个维权行为,都要在这个窗口中经得起别人推敲,经得起社会评论。因此是否公正,是否有效决定这个窗口的性质和生命。
- 1、工伤认定不应是法院受理追索劳动保险待遇案件的前置程序:一起 作者:王光荣 年份:2010
- 2、工会主席应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首席代表——关于“工会主席是 作者:刘卫新 年份:2001
- 3、农民工工资标准到底应是多少——以调查到的样本为例 作者:张显宏,李录堂 年份:2007
- 4、感秋时节血成书 作者:王英琦 年份:1999
- 5、档案馆应是科学决策的信息库 作者:李庄,陶玉英 年份:1986
- 6、工会应是党政好帮手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作者:李香华 年份: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