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都柳江畔重添彩老区人民乐心中——榕江县积极推进“整脏治乱”

都柳江畔重添彩老区人民乐心中——榕江县积极推进“整脏治乱”

作者: 出版日期:2012.09.11 点击数:0

【报纸名称】:黔东南日报

【出版日期】2012.09.11

【版次】第02版:综合新闻

【入库时间】20121120

【全文】

宽敞的滨河大道

民族文化墙——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

8月23日,我们驱车来到榕江县进行整脏治乱专题采访,该县副县长杨通道第一句话就告诉记者:“今年榕江将增大经费投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都柳江畔添彩,美化老区家园,让人民群众满意,力争在第三季度中脱帽进位,夺回荣誉。”

杨通道告诉记者,在锦屏召开的全州“整脏治乱”工作会议结束后,8月17日榕江县委立即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仔细分析了榕江县当前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认识到“整脏治乱”工作离省、州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环境卫生保洁差。县城主次街道边空坪、空地卫生清扫不到位,行人乱扔垃圾严重,保洁不及时,背街小巷有积存垃圾和暴露垃圾,存在卫生死角;城郊结合部乱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现象严重,车江公路沿线村寨两边乱搭乱建、暴露垃圾多。二是农贸市场管理不到位。县城大十字、镇北路农贸市场和车江桥头马路市场划行规市不规范,占道经营严重,地面卫生保洁差,垃圾清运不及时,棚外道路积水多。三是车辆管理不到位。主次街道各类车辆乱停乱行、随意调头、逆向停车现象突出,电动三轮车大量入城,造成道路交通秩序混乱;出租车在城内超速行驶,与行人抢道现象突出;非法营运摩的在县城各路占道候客,阻碍人车通行。四是占道经营、占道施工、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县城大十字、文化广场、湘雅医院路、二小门前、汽车站出和各个路均有临时摊位占道摆摊设点,影响市容市貌;车江公路沿线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严重;西环路占道摆放摩托车,占道加工、电焊和经营各种建材,一些路段建筑材料长期占道堆放,造成周围地面脏乱,影响人车通行。五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农贸市场、公厕、停车场、道路硬化及“白改黑”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慢,果皮箱、休闲凳等市政设施损坏后没有及时修复。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该县认真地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思想认识不到位,许多干部群众认识存在一定误区,甚至有些还躺在去年成绩的“功劳簿”上,认为只要抓好突击整治,应付好上级检查就会取得好成绩,导致工作创新不够,整治措施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管理体制不完善,工作机制不健全,相当多的楼群院落物业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造成多重管理,却又无人管理;基础设施较薄弱,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给“整脏治乱”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垃圾设施、污水设施建设滞后,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存在布局不合理和数量不足问题,城管市政环卫设施落后;公民文明素质有待提高,乱吐乱扔、乱涂乱画、乱停乱行时有发生,存在一边打扫一边乱扔现象,虽出台了城镇管理条例,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有效教育管理手段,没有形成教育、处罚并重的氛围,个别群众对自己不文明行为没有愧疚感和自责意识;由于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工程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全县上下强调客观因素过多,从主观上全力抓“整脏治乱”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不够。

据介绍,在被挂“黄牌”后,榕江县将围绕“突破重点、集中整治”的要求,着力将“整脏治乱”由城区主干道向次干道延伸,由背街小巷向居民院落延伸,由中心城区向城郊结合部延伸,由县城向乡镇、村寨延伸,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据了解,今年以来,榕江县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垃圾清运车3辆,更换果皮箱650个,新增消防栓13个,改造城区道路3条、排水沟150米,清淤3840米,维修城区入洗车水带5处,修建城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3座,生活垃圾填埋场1座,修建公厕1座,新建乡镇农贸市场2个,城区道路“白改黑”、城北农贸市场(含地下停车场)已经动工修建,新汽车站即将投入使用。县政府还投入130万元修建县民族中学塑胶运动场,把关心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事办好、办实。

另外,将完善工作机制,在明确责任、目标考核上下功夫。形成“党政共同推动、部门密切协作”工作格局,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把党政领导检查、人大政协视察、职工部门督察、专业机构调查、新闻媒体曝光和实施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加大对整治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

“‘整脏治乱’是一项事关全社会发展的大事,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体现社会公民的素质水平,是每个公民应遵循的准则。这项工作不单单是哪个部门、哪个人的事,它是全民的责任。”该县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唐萍说,“我们全县上下都要克服困难、下真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尽快改变面貌。”

在走街串巷的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全县已经行动起来,一万多平方米的城北新区农贸市场已经动工;长达6.94公里的道路“白改黑”建设工作已准备就绪;投入6万多元建成了3300米的文化墙,既美化了城市,又实现了城市建设的封闭施工;城关老城区破损道路管网改造工程已经展开,新建、改造的停车场将于不久投入使用······都柳江畔正到处奏响着文明创建的高歌!

记者点评:

榕江“整脏治乱”工作,在被挂上“黄牌”督办之后,县委、县政府勇于面对现实,认真查找差距,深入分析原因,迅速采取措施,强化了对“整脏治乱”工作的领导,加大了整治力度。这种敢于亮丑和知耻而后勇的精神,不仅让人钦佩、更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古老县城重焕新颜的希望。

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榕江的文明创建其实曾有着辉煌的过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1985年至1996年的长达12年里,榕江县曾在我州“文明县(市)城”创建评比中一直处于佼佼者的位置,其他县(市)只能望其项背,是全州乃至全省学习的榜样。但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榕江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出现了一些滑坡。其实,存在差距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从中找到差距、汲取教训、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进工作。在“整脏治乱”工作中创先争优、争比进位,榕江有这个基础。我们相信,通过该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榕江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定会后来居上。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