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稻田保丰收 千亩茶园望天忧 ——记者感受顺洞村的喜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1.09.23
【版次】第02版:综合新闻
【入库时间】20111110
【全文】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
自7月份以来,旱魔无情来袭,河流干涸、土地干裂,在我州广大农村,呈现在眼前的多是一片片干枯景象,全州上下万众一心掀起抗旱热潮。
然而,走进顺洞村,记者却首先看到了让人欣慰的一幕。阵阵清风吹过,夹杂着一股股稻子的香味。放眼望去,一亩亩金黄色的稻田中,谷粒垂吊,随风摇摆,仿佛在歌唱、在跳舞,演奏今年的丰收乐章。在旱情频频发出警报的当下,竟能看到如此景象,记者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顺化乡顺洞村位于黎平县城南部,东南与该县水口镇安民村毗邻,东北与德顺乡地青、黑洞村接壤,西与本乡高泽村相接,北抵该县中潮镇。全村总面积22.8平方公里,全村共5个自然寨11个村民小组,401户,1979人。
“我在这边修路,马上过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了村支书陆锦红。只见他头戴草帽、大汗淋漓地跑过来,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他原本看上去忧虑而显得暗淡的眼神中闪出了一丝亮光。他介绍说,由于顺化乡森林植被很好,山泉水资源丰富,顺洞地势较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加上注意对引水沟渠的维护,全村稻田没有受到旱情的太大影响,适当的干旱天气反而让水源充足的地区水稻长势更好。“但也有10%左右的塝上田因地势较高、水源不足,而造成减产或绝收。”村支书说。
来不及休息,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顶着烈日来到了旱情较严重的稻田旁,只见周围用于灌溉的水渠已经干涸,田间的地已经裂开,成片未成熟的水稻已经枯黄,摘一线稻穗看看,谷粒空空,不禁让人忧心,好在这样的塝上田并不多。对农户的受灾损失情况,村委已按乡政府要求作了统计上报,政府将视情况给予救助。眼下,全村正忙着秋收,这不,刚才陆支书他们就是在抢修一条生产便道,为下一步秋收秋种做准备呢!
在了解旱情的过程中,村支书无奈地告诉记者,虽然该村水稻受灾不严重,但山上的千亩茶园却成了实实在在的“望天茶”,产量受到很大影响,让村民忧心不已。
“茶树需要充足的雨水、露水才能不断长出新芽,才能出茶。”驻村干部何文彪说道。但今年自“清明茶”采摘结束后,由于干旱,夏茶产量受到较大影响,秋茶基本没有收成。记者马不停蹄随村干辗转到了茶园基地,看到如今的茶园仿佛是一块无人问津的荒地,茶树的树尖难觅一片新芽,老叶子也开始干枯发黄。“以前每年的这个时候,村民还在忙着采茶呢!但今年,哎!”陆支书叹息道。来到就近的一间茶叶加工房,明显发现已经空置许久,里面空空无人。加工茶叶的设备因许久未用而布满了灰尘,只有一位老人在看守。
顺洞村有1000亩茶叶基地,是当地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据村支书介绍,自己承包的186亩茶场都变成了“望天茶”,虽感惋惜但又无能为力,按照去年的市场行情计算,今年减少了10万余元的收入。
在顺洞村,人畜用水问题也越来越困扰着当地的村(居)民。由于气候持续干旱,水源出水较少,加之该村又处顺化乡政府驻地,常住人口增加较快,用水量越来越多,致使人畜用水变得更加紧张,只能节约用水。
记者来到一农户家中,看到设立了两个水池,一个储存干净的水,一个储存用过的水,以便再重复利用。
小孩子们在上学路上,看见水源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争着、抢着用手捧着喝,生怕眼前的水一眨眼就消失了。
为了缓解用水压力,村委、乡政府都正在积极寻找新的水源,同时向县里有关部门申报人畜饮水工程项目,以期尽快得到改善。
记者离开的当天,老天爷终于发悲,下起了一阵滂沱大雨……
记者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