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杰出创业女性评选”竞选人物之十三——— 吴会英-诚信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09.06.23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记者 朱鹏 武希刚 在钢城区一提到德胜陶瓷,那可是家喻户晓。德胜陶瓷服务台在今年被区里授予“巾帼示范岗”,总经理吴会英也是鼎鼎大名,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姑娘奋斗成公司老板,现在还担任着莱芜市工商业联合会女企业家商会副会长。从最初两个人的夫妻小门头发展成现在有职工36人、展厅和仓储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陶瓷城。在德胜陶瓷展厅,吴会英向记者讲述了她18年的创业历程。 改变现状 转做陶瓷 1991年,吴会英与丈夫吕德胜结婚。婚前吕德胜做着建材小买卖。婚后,生意虽然还可以,可是干建材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遇到的困难,吴会英和吕德胜想到了转行。经过考察后,吴会英和丈夫在颜庄镇开起了一家陶瓷店,主要经营瓷砖等装饰材料。 刚开始的时候,家里人对他们的决定抱有怀疑,因为当时做陶瓷生意的基本没有,对这方面也不了解,存在的风险性太大,可吴会英坚持了下来。“当时做瓷砖买卖的人不多,再就是考虑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家庭装饰是个很有市场的行业。”丈夫负责进货、送货,吴会英则负责照看门头房兼顾跑客户,夫妻俩就这样起早贪黑地经营着自己的小买卖。 诚信经营 扩大规模 刚起步的时候,对于吴会英来说,面对的全都是新的东西。要了解瓷砖的性质、样式、规格,还要学习经营之道,她就像小学生一样从小事学起,慢慢地成长为这方面的行家。无论是最初的小门头房,还是现在的陶瓷城,吴会英都坚持着一个经营信条——— 诚信经营。最初的时候,因为搞家庭装饰的顾客较少,有的顾客只是买一点瓷砖装饰一下大门。即使对方要的量再少,她也会让对方花同样的钱买到最好的瓷砖。凭借诚信经营,陶瓷店生意越来越红火,规模也开始慢慢扩大,由最初的门头店发展到1000多平方米的店面,再到现在7000多平方米的店面,又到钢都大街鑫鼎家居陶瓷城开设分店,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 在德胜陶瓷城,记者看到很多瓷砖放在院子里,吴会英对记者说:“虽然现在面积很大,可是已经不够用了,很多货只能放在院子里。我们会在近几年把规模再扩大。” 面对困难 贵在坚持 起步之时,资金成为制约吴会英的最大障碍,她每天都在为资金发愁,四处筹钱。随着生意越来越好,资金不再是制约发展的最大因素了,店面又成了新的问题。为扩大规模,吴会英的店面曾经搬过四次家,直到后来颜庄镇政府筹建建材城的政策出台,她才算是找到了大本营扎了根。建材城建好后,她第一个搬了进去,成立了现在的德胜陶瓷城。 谈到创业初期的困难,她对记者说:“我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然后在坚持中寻找并抓住机遇,适时地扩大经营规模。”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吴会英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专营瓷砖的公司,利润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客流量的大小,客流量越大,效益也就会随着提升。因此,要想有好的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顾客群。“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放在生意经上,这话同样很有道理。因此,这些年来,一有资金,我就会扩大规模,为发展铺就更好的路子。”她说。 一走进吴会英的陶瓷城,记者就被墙上的标语所吸引,“做一名优秀员工”、“机会把握在我们手中”。吴会英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她每天早上都会给员工开晨会,一方面是总结前一天的销售情况,再就是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需要改进的及时改进,对存在的问题,坚决整改。就这样,十多年来,员工们积累了不少营销经验,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情系姐妹 回报社会 德胜陶瓷现有职工36人,其中大部门都是女职工,有12名是下岗职工。吴会英说:“在公司发展初期,社会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现在公司稳定发展了,我们也要知恩图报,回报社会。”最近,她与颜庄镇澜头村妇代会结成了对子,对她们进行帮扶。对有创业想法的姐妹,给她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困难母亲给予一定的经济帮助。 2009年初,注册资金200万元的盛源陶瓷有限公司成立了,吴会英和丈夫又开始规划属于他们的未来。说起以后的打算,吴会英告诉记者,今年是全民创业年,政府在政策方面对创业有了更多的扶持,她打算趁着好时机在今后的几年内继续扩大陶瓷城的规模,争取早日建成一个经营面积在一万多平方米的陶瓷城,创出更广阔的天地。 图为吴会英向顾客介绍瓷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