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吴会”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6.15
【版次】第01版(头版)
【入库时间】20131211
【全文】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3日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一行。大陆专家评价“习吴会”恰逢其时,成效显著。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习吴会”非常有成效,达成的共识积极而又有建设性,为下一步两岸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朱卫东还指出,此次“习吴会”向两岸及海内外发出两个强烈的信号。即国共两党在新形势下还要继续携手向前走;国共两党都重视国共平台的作用,并希望能为两岸关系下一步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此次“习吴会”来得及时,非常重要,开启两岸关系的新阶段,提出解决当前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务实路径,对增进双方政治互信,推进现阶段两岸关系发展都有指导性意义。
习近平在会见中就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发展提出4点意见,即: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朱卫东认为,此4点意见高瞻远瞩,具有前瞻性、务实性。在新形势下,具体明确地为两岸关系如何走,向何方走,提出宏观又具体的指导意见。
朱卫东分析,习近平首先强调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实质上指出两岸关系发展的目的所在。
“时代在变,潮流在变,领导人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潮流,顺应民意。”朱卫东认为,现阶段两岸关系的潮流是两岸要和平发展、要合作、要双赢,从民族发展角度看终归是要统一的。
朱卫东还分析,第三点意见强调推进两岸关系的方法,重点谈及互信。在两岸关系发展中增进和累积互信是下一步两岸关系发展的首要关键和动力。
朱卫东认为,一个中国框架的概念是个非常具有创意、韧性、包容性的提法,再次提出这一概念实际上有利于两岸求一个中国之同,存一些内涵之异。
朱卫东分析,第四点意见强调两岸关系下一步的发展方式,要“稳中求进、进中求质、全面发展”。
倪永杰则指出,4点意见反映习近平对两岸关系的想法,系统、全面、务实、深入地探讨两岸关系。既对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提出看法,又对未来两岸关系大的方向有总体把握。从具体到前瞻,从理想到现实,既有节奏感也有方向感,看问题比较务实,对未来有愿景也有高度。
倪永杰指出,当前两岸关系的关键是要全面发展。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认为两岸关系经过五年发展,要在既有的基础上继续往前走,需要在巩固既有经济、文化等方面成果的基础上累积新的动力。从既有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找动力,也从破解政治难题、进行政治对话方面努力寻找新动力。
吴伯雄在13日的会见中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国共两党一致的立场,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
对此,朱卫东认为,国共两党在大的原则上达成一致,这是国民党在过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立场上,提出更加明确具体的政治宣示。(中新社电石龙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