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吴会”或将摸底政治对话可行性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6.13
【版次】第A21版:中国要闻
【入库时间】20130710
【全文】
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访问北京,将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进行一场“习吴会”。台湾媒体透露,国共双方将“触及敏感的两岸政策基调”。国民党中央定调这是党对党的正式高层对话。有媒体大胆预测,吴伯雄北京行或为政治议题谈判做准备。
政治对话能否破题?
岛内媒体分析,“习吴会”将采取何种表述来进一步巩固国共两党的政治互信,是推进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指标。2005年4月“胡连会”曾达成国共两党60年来的正式和解。此后国共对话平台成型,并发挥了台海稳定器的作用。有专家坦言,国共透过高层对话,就是要厘清双方的立场与底线,先为两岸政策定调,相关技术问题再交由“国共论坛”讨论。
有媒体分析称,从马英九近期谈话看出,台当局不急于进入两岸政治对话,希望借由采取堆积木策略,逐一架构两岸关系。而大陆近期则不断抛出两岸政治对话的风向球。
继续坚守“先经后政”?
也有观察家认为,这次吴伯雄率领的访问团若能得到充分的信任和授权,某种程度上就代表马当局开始替两岸政治对话“创造条件”。有的评论观点似乎更为务实,认为现在囿于台湾蓝绿恶斗的政治生态,吴伯雄的访问团可能会商讨到两岸长期和平架构的问题,但不会有突破性的东西。总之,吴伯雄无法在此行中敲定两岸就此展开政治军事对话,但可展示已开始启动这方面的工作。
有国民党负责两岸事务的人士提到,党内面对新时代的两岸关系,已经感受到“深入思考与认真规划”的主客观环境的压力。台湾某媒体分析称,后ECFA时代两岸关系无可避免地从“浅水区”朝着“深水区”方向发展。马英九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站在“岸边”或“浅水区”的方式,处理“深水区”的议题,已行不通。
分广义狭义两步走?
有细心人士注意到,这次“习吴会”没有按照惯例放到今年8月底才举行的年度“国共论坛”期间,而是专门为双方会晤而设。
马英九近日有言,有关两岸政治协商早就已经展开,目前海基会、海协会所商讨的两岸互设办事机构议题,就是政治协商的开端。若从“广义政治对话”来考量,这种表态或许意味着当局的两岸政策正在“悄悄调整”。但能否促使其成为既成事实,就看国共双方能否及时、精准地把握住机会,并设法避免、消解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干扰,因势利导地将马英九所形容的“广义政治对话”,引导并延扩为实质性的“狭义政治对话”。
国民党和马当局下一步是选择接受与大陆政治对话,抑或是迂回绕进,坚守“先经后政”的谈判时程?有评论就此认为,国共平台此刻能发挥摸底功能,至少透过高层对话减少误判机会。据《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