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吴会摸底政治对话可行性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06.13
【版次】第13版:时事·体育
【入库时间】20130830
【全文】
吴伯雄抵京访问,高层13日会晤触及“深水区”
习吴会摸底政治对话可行性
吴伯雄抵京(据环球网)
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12日至14日率团访问大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3日将会见吴伯雄。
吴伯雄12日在下榻饭店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是他第六次率国民党访问团来北京,但在大陆更换新任领导人后,是第一次率团来访,“时机上非常重要”。
政治对话能否破题?
台湾“中央日报网路报”刊文说,日前马英九郑重强调,“不推动台湾独立、不推动一中一台、不推动两个中国”。他以党主席身份委托吴伯雄会见习近平时,这“三不”将是两党除了重申“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之外,增强政治互信的又一明确宣示。
对于“习吴会”是否触及两岸政治对话,岛内有专家坦言,国共透过高层对话,就是要厘清双方的立场与底线,先为两岸政策定调,相关技术问题再交由“国共论坛”讨论。
台湾《中国时报》分析称,从马英九近期谈话看出,台当局不急于进入两岸政治对话,希望借由采取堆积木策略,逐一架构两岸关系。而大陆近期则不断抛出两岸政治对话的风向球。
继续坚守“先经后政”?
也有观察家认为,这次吴伯雄率团访问若能得到充分的信任和授权,某种程度上就代表马英九当局开始替两岸政治对话“创造条件”;倘若只是党内大佬参访团,则不难看出坚守“先经后政”底线的痕迹。
有的评论观点更为务实,认为现在囿于台湾蓝绿恶斗的政治生态,访问团可能会商讨到两岸长期和平架构的问题,但不会有突破性的东西。总之,吴伯雄无法在此行中敲定两岸就此展开政治军事对话,但可展示已开始启动这方面的工作。
此前,马英九在接见访问团时,特别强调两岸并非“国与国”关系。马英九关注两岸互设办事机构议题,称这个看上去是行政措施的举动,其实具有高度政治含义。两岸互设办事机构后,有关人员的身份、保障、证照的申办和受刑人的探视等,都有具体规定。
此外,马英九还关注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中的服务贸易和货品贸易。他希望年底前将这两项全部签署完成。“这等于是两岸经贸关系的基本法”,将为两岸带来结构性变化。
有细心人士注意到,这次“习吴会”没有按惯例放到8月底才举行的年度“国共论坛”期间,而是专门为双方会晤而设。当中可能有特殊含意,或许包括讨论如何对待所谓的“广义政治对话”。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法制晚报、南方都市报6月12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