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吴会:老平台新朋友
【作者】 朱穗怡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2.03.31
【版次】A11 | 台湾新闻 | 隔海观澜 |
【入库时间】20120820
【全文】
「胡吴会」刚唱罢,「李吴会」将登场。最近两岸高层互动热络,不仅有利于增进彼此的友谊和互信,更为两岸关系未来四年的发展蓝图定下主色和基调。两场会晤看似不甚相关,但其实内有乾坤。尤其是台湾方面在会前已做好「分工」: 「双吴」登陆,各有任务。
上周「胡吴会」中最吸引两岸媒体的亮点显然是双方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表述。大陆方面多年来强调两岸属于一个中国,但台湾方面却低调以对。早前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对台工作会议上又重申,要巩固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框架。国台办主任王毅在随后的第十届两岸关系研讨会中亦表示,要深化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共同认知。及至「胡吴会」,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强调,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对增进双方政治互信有利,对两岸关系稳定发展有利。
面对北京频频释出的「政治讯号」,台当局借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赴京作出了善意回应,首次正面和清楚地阐述了台湾方面关于「两岸同属一中」的内涵。这固然是为两岸今后深化经贸合作和触及敏感议题打下基础,但选择在「胡吴会」表态,而非「李吴会」,还因为吴伯雄与大陆打交道的经验丰富,且与胡锦涛有数面之缘,彼此有一定默契,其措辞不易招致误解。
国台办日前总结「胡吴会」五项成果时便提到两岸对同属一个中国形成了更清晰的共识。吴伯雄这次访京可谓大功告成,同时也为吴敦义今天飞赴云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创设了良好的气氛。外界预料,吴敦义与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会面时,可能不再谈及政治议题,而将着重经贸、文化等交流事宜。马英九昨天在接见准备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代表团时也表示,今年是两岸关系持续发展与开创未来的关键年,希望能落实两岸经贸合作为主轴的努力。这几年两岸经贸交流和合作虽是如火如荼,不过仍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传闻去年签署的两岸投资保障协议至今未有下文;岛内虽开放陆资入岛,但成效不彰;ECFA 后续还面临数千种商品的关税优惠问题;台湾希望通过签署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进一步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
相较于「胡吴会」的老朋友见面, 「李吴会」则是结交新朋友。李克强和吴敦义不仅是首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还是第一次正式会面。值得关注的是,李克强明年可能将接掌国务院,而吴敦义是岛内候任副领导人,还是下届大选的热门候选人。二人的「潜职位」亦为这次会面增添了几分微妙的气息。
博鳌亚洲论坛不仅是亚洲以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对话的高层次场合,还是中国内部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李吴会」有助于增进两岸高层对彼此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培养默契和信任。正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变朋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