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抓铁留痕促发展

抓铁留痕促发展

作者: 出版日期:2013.12.25 点击数:0

【副篇名】—— 全州工业园区建设扫描○本报记者 吴会武 杨勇

【报纸名称】:黔东南日报

【出版日期】2013.12.25

【版次】第01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40110

【全文】

编者按: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部署了“5个100工程”建设。为确保这一战略布局在我州的及时推进施实,今年1月,州委、州政府制定了“6个20工程”发展规划。一年来,全州上下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5个100工程”和“6个20工程”建设,奋发有为、强力推进,我州经济社会各方面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迎接州委九届四次全会、全州经济工作会议、全州“两会”的胜利召开,本报记者通过深入采访,对我州“6个20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全面回顾、展示,以激发全州上下更高的建设热情,敬请关注。

年初,在中国的西南部、在贵州东南部,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吹响了园区建设鏖战集结号,一场艰巨的园区建设攻坚战开始。昔日荒山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接着,就传出一阵紧似一阵的机器轰鸣声。

这轰鸣声,震撼着大地,激动着人心。

岁尾,记者循着建设者的足迹,仰望着一座座高大的厂房,聆听着一年来一个个高潮不断的建设故事……

这些故事从今年1月23日开始。从一场黔东南州“6个20工程”建设推进会开始。会议号召,全州要将全面小康创建各项指标落实到项目上来,找到实现的载体和抓手,实行项目化推进,围绕“6个20工程”,抓好项目建设,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黔东南州“6个20工程”即:集中打造20个工业园区、集中建设20个城市综合体、集中打造20个特色小城镇、集中建设2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集中打造20个旅游景区、集中推进20个美丽乡村。

起步晚、起点低、总量少,是黔东南工业的三大“软肋”,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建好工业园区。“6个20工程”中,工业园区建设率先拉开了架势。

“20个工业园区”建设工程要求形成州、县(市)园区并进、布局合理、竞相发展的工业园区体系,按“三步走”的思路,分为近期(2015年)、中期(2017年)和远期(2020年)的奋斗目标。

从这个起点出发,一系列发展战略变得更加明晰起来,具体起来:

——加快规划编制,推进科学发展。始终遵循“规划先行”原则,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坚持抓好园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环境评价报告的编制和实施,为园区集约、有序、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通过实施城镇化带动与产业园区发展相结合,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业园区的保障服务功能,提高工业园区的承载能力。丹寨、锦屏等8个园区实施了生态移民安置工程项目,全州园区建成6060套保障性住房,可容纳居民2.4万人,为工业园区集聚产业人才和就业提供了保障。(下转第三版)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