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奏发展新乐章
【副篇名】—— 黔东南州推进项目和园区建设纪实○本报记者 吴会武 杨 勇
【报纸名称】:
【出版日期】2013.11.04
【版次】第01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31211
【全文】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
10月28日,随着州委书记李飞跃宣布黔东一体化建设会战暨羊坪站铁路货场改扩建项目建设开工启动,黔东南州开展了又一次项目集中“大会战”。
在黔东南大地,从续建项目到新上项目,从产业类项目到民生类项目,各项目之间你追我赶、抢抓进度,一辆辆工程车来回穿梭,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一股股工业化的浪潮扑面而来……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黔东各县,羊坪站铁路货场改扩建、三穗高铁新区建设、岑巩县城北新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大园区、大工地、大建设、新企业、新厂房、新投产的生产线,一个又一个园区“符号”,让黔东南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第一主攻:项目建设
时间回溯到今年1月23日,十八大刚刚闭幕不久,人们正在学习十八大精神之际,黔东南州“6个20工程”推进大会在凯里召开,这标志着我州“6个20工程”正式启动实施,这是对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最好诠释。
会议号召,全州要将全面小康创建各项指标落实到项目上来,围绕“6个20工程”,找到实现的载体和抓手,抓好项目建设,实行项目化推进,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奋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这“6个20工程”是:集中打造20个工业园区、集中建设20个城市综合体、集中打造20个特色小城镇、集中建设2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集中打造20个旅游景区、集中推进20个美丽乡村。
州委书记李飞跃强调:建设“6个20工程”,是我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点推进“5个100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黔东南州奋力后发赶超、确保同步小康的战略支撑点和发展增长点,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方向。
州长廖飞指出,我们要按照“6个20工程”三年工作计划扎实推进,努力做到“一年作起步,两年有变化,三年有成效”。
至此,黔东南掀开了项目建设新一轮的大会战。
3月1日,全州2013年重大工程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开工,共开工建设435个项目,总投资为405.5亿元;
3月22日下午,全州工业和民营经济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炉碧经济开发区举行。这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共有316个,项目总投资444.4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92.11亿元;
4月19日,黔东南州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剑河举行,集中新开工项目415个,项目总投资23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30亿元;
6月29日,黔东南州2013年重大工程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凯里经济开发区举行。此次集中开工的109个项目全是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总额达336.2亿元;
10月28日,黔东一体化建设会战项目集中开工,这次集中开工352个,总投资427.9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1.12亿元;
……
这是记者历数今年以来我州几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的情况。
项目数均以百为单位计数,项目投资均已百亿元为单位行文。实实在在的数字见证着这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发展的速度与传奇。
第一引擎:园区建设
9月中旬,记者随园区及项目建设观摩团深入全州各县市园区进行观摩,参加观摩的部分县市领导纷纷感叹:
“去年看到的是各种展板和规划图,今年看到的更多是实物、是道路、是产品。”
“去年以来的几次观摩会,看到园区建设发展一次比一次快,各地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新的面貌一次比一次让人有信心。”
领导感言,实地感观,记者倍感兴奋。
“产业园区”是执行城市产业职能的重要空间形态,园区在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城市经济腾飞的助推器。
同时,将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生态移民工程等与园区产业同步建设,为工业园区发展提供有力服务保障。目前有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基本达到“七通一平”,金钟、三穗、黔东3个园区基本达到“五通一平”,其余园区基本达到“三通一平”。
2013年全州6060套保障性住房建在工业园区附近,可容纳居民2.4万人,为工业园区集聚产业人才和就业提供保障。16个园区供水全部列入城镇供水规划建设,为园区供水提供保障。
据统计,今年1至8月,全州新建工业园区道路93.8公路,新建供电线路215.76公里,新建排水管网111.98公里,新建供水管网103.56公里,新建标准厂房65.7万平方米。
近年来,我州积极探索通过引进有发展实力的投资商在工业园区规划区内建设“产业园区”,打造特色“园中园”,有效推进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发展。
目前,全州规划20个工业园区,其中省级重点工业园区3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0个,其余为州县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539.54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289.1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125.33平方公里。
今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呈现了园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园区工业投资大幅增加、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的大好局面。从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到炉碧开发区,再到凯里经济开发区、黔东经济开发区、洛贯经济开发区等20个工业园区,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项目和园区的建设带来的是经济数据的不断攀升。据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我州国内生产总值达357.53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位;第一产业增加值居第二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居第一位;州内500万元项目投资增速居第二位;财政总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在黔东南,一个个隆重开工的场面让人激动,一项项正在实施的工程让人兴奋,一批批纷至沓来的项目让人惊喜,一幅幅宏伟的蓝图让人期待。
这就是今天项目众多的黔东南。
这就是今天生机勃勃的黔东南。
这就是今天奋力赶超的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