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让新农村建设在阳光下运行

让新农村建设在阳光下运行

作者: 出版日期:2013.09.19 点击数:0

【副篇名】—— 麻江县实施民生终端监督工程走笔○本报记者 吴会武 杨 勇

【报纸名称】:黔东南日报

【出版日期】2013.09.19

【版次】第01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31211

【全文】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麻江县景阳乡大坪村,进了美丽的寨门,沿着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行走,两旁竖立着的六块民生公告栏,与周围美丽的田园风光相得益彰,公告栏上以简短而通俗易懂的文字明白告诉老百姓,在村级事务中,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廉洁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走进村子,随处可见勤政廉政的警示语。

在大坪村村委会活动室,村民陈国龙在大坪村民生终端监督公开查阅平台的大屏幕前滑动鼠标,查询自己的农低保资金情况。陈国龙告诉记者,在这里可以明明白白地查询自己一个月能领多少低保,其他人能领多少等,杜绝了暗箱操作。

麻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侯美彪对记者说,大坪村的民生资金监管是麻江的一个缩影,我们全县目前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推行民生终端监督工程,让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在阳光下运行。

建立监管体系,推动民生资金“阳光运行”

“不仅可以查到低保金,在这里还可以查询到村里危房改造资金分配、村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使用,等等。”陈国龙说,村民对上面来的资金可以一目了然。

这得益于该县在完善监管体系方面的努力。

麻江县建立“五个双制度”,构建重点环节护廉防火墙。该县发改局、财政局于每月月底前将各渠道下达的强农惠农资金名称、批复文件、项目等列出清单向县纪委监察局与所属纪工委报告备案;对上级批复的项目资金计划、数额等及时在县民生网、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在项目实施前,实施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县纪委签订廉洁承诺书,派驻部门纪检组向所属纪工委签订监管承诺书;项目竣工后15日内,实施单位填写项目实施完成情况报告表,经实施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纪检组长分别签字确认后,报所属纪工委和县纪委备案;县、乡纪委负责对全县惠农资金发放、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管,村级监督员负责对本村惠农资金和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

通过“五个双”制度,有效将项目资金的落实全程掌控在纪委、职能部门的监督视野范围之内,形成了监督部门底数清、监督运行事项明、关键部位抓得准、管得牢的良好局面。

完善监督机制,保障资金落实到位

“叮咚”,麻江县贤昌乡新场村李泽能的手机响起了信息提示音。

李泽能是该乡村级涉农资金监管员,信息显示:监督员您好,2013年元月至12月,贤昌乡将实施如下项目,请监督,如发现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李泽能晚上到村活动室登录麻江县民生网,即查到详细的项目,如五保户供养、农低保、道路硬化等。

像李泽能这样的村级监督员,在麻江县每一个行政村都有一名,全县共86名,通过培训,他们成了该县纪检监督队伍的中坚力量。除此之外,该县还有由“两办”督查室、县纪委及项目实施单位专业人员联合组成的“3+N”专业督查组,以及由纪工委委员组成的两支督查队伍。

该县依靠“麻江县民生网”、黔信通商务信息、政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四个平台,将新农合、危房改造、低保申请等各项惠民政策法规、资金发放表册与流程进行公开。

(下转第三版)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