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三中全会让民营企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三中全会让民营企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作者: 出版日期:2013.12.24 点击数:0

【副篇名】本报记者 吴会武 杨卓光 顾慧明

【报纸名称】:黔东南日报

【出版日期】2013.12.24

【版次】第01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40110

【全文】

12月18日,阳光和煦,略有寒意。记者走进位于黔东南州榕江县古州镇境内的“榕江县盛源天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看到的却是一派生机盎然、热火朝天的景象——厂区翠绿的草坪和笔挺的香樟树、工人们正在用钢管搭建储藏大棚、包装车间里一些中年妇女正忙着给刚生产出来的葛根粉进行分袋包装,准备装车运往省内外销售……

“说实话,我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关注,这几天我一有空就通过报纸、电视、电脑来查找学习三中全会相关内容,比如三中全会公报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有了新提法:‘两个都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非公经济的战略地位,从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高,发展道路越来越宽。‘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将民营经济发展融合在国家发展的战略中,这些话是说到了我们民营企业的心坎上。这让我对发展葛根、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带领社员共同致富更有信心、更有劲头了。”问起对三中全会的了解和感受,盛源公司董事长吴代珍兴奋地告诉记者。

今年51岁的吴代珍原是工商银行的一名下岗职工,2000年在国企改革的浪潮中她下岗了。不过,下岗后,她很快就调整好心态,决定自我创业。通过一番市场调查后,她发现榕江很适合葛根种植,而且附加值很高,葛根产品省内外也比较少见。看到这一商机后,吴代珍决定走葛根种植加工兴业之路。于是,她东拼西凑了一笔资金,2004年8月办起了自己的公司。在丈夫的指导下,她将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09年,葛根加工终于形成产业,2012年形成了规模效应。目前公司产值达到了1800万,其中葛根产品产值近1000万。吴代珍说:“这些年,国家出台了很多支持民企政策,从公报内容看,多处相关经济体制改革的表述,让我感觉到三中全会给我们民营企业带来了又一个春天。”

“现在,公司不仅解决了我的就业问题,还能带动150多人实现就业。公司还将建立榕江现代高效农业扶贫产业示范园和贵州盛源万亩葛根基地,基地建成后将会带动辐射达10万亩,带动农户16500户,解决310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帮助农民增收1.66亿元。”问起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和愿望,吴代珍满面笑容、谈笑风生,“我们公司前几天刚被评定为贵州省省级龙头企业,我们的企业正在发展壮大,乘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东风,我一定要甩开膀子带领乡亲们大干一番,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要做‘葛根大王’,让我们的葛根走出贵州,走向全国。”

图为吴代珍在指导员工做好分袋包装工作。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