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市委召开工作会议强调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奋发有为 求

市委召开工作会议强调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奋发有为 求

作者: 出版日期:2011.08.01 点击数:0

【报纸名称】:商丘日报

【出版日期】2011.08.01

【版次】第02版(要 闻)

【入库时间】

【全文】

7月31日,市委书记陶明伦在市委工作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7月31日,市委工作会议会场。 本报记者 崔申义 摄

7月31日,市委工作会议在市体育馆隆重召开,市委书记陶明伦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余学友围绕“十项突破”作具体部署。

市领导高献涛、吴宏蔚、周树群、王建民、张国伟、曾昭宝、李德才、谢玉安、贾宏伟、吴孟铎、鲁超亮在主席台就坐。来自各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市直各单位科长以上干部3000人参加大会。

民权县、柘城县、梁园区、河南永煤碳纤维有限公司、夏邑县济阳镇、虞城县站集镇负责人先后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陶明伦一一作出点评。

这次市委工作会议从28日开始,先是组织高规格观摩团对全市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城镇建设进行了现场观摩点评,评出了四项重点工作的先进单位。陶明伦说,这次会议可以说是一次现场会,因为开到了产业集聚区现场,开到了项目建设的工地;是一次总结部署会,全面总结上半年的经济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的整体工作;是一次鼓劲会,要按照年初各项目标安排,扎实做好各项落实工作;也是一次吹风会,为即将召开的市四次党代会做好必要的思想舆论准备。

陶明伦在讲话中强调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当前的经济形势:有喜悦 有忧虑 有压力 有机遇

陶明伦指出,上半年,我市经济形势总体可以概括为“四有”,即有喜悦、有忧虑、有压力、有机遇。

有喜悦。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有新进展、新突破。这个喜体现在经济的平稳运行上,体现在四项重点工作的持续推进上,体现在十项突破的明显成效上,体现在民生保障能力的增强上,还体现在良好的发展态势上,全市广大干部精神饱满,信心百倍,工作热忱高涨,干劲越来越足,成效越来越好,大家越来越想干,越来越会干,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

有忧虑。就是我们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卢展工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指出的“土地哪里来、减排哪里去、要素怎么保、物价怎么办”的现实问题。生产要素保障形势严峻,瓶颈制约将继续存在,要素紧张局面不会有大的改观。

有压力。就是工作中还有不小压力,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增强忧患。压力来自于经济下行、来自于结构性矛盾,来自于区域竞争。从全市范围看,各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与我市周边地区发展相比,无论是发展的速度,还是工作的力度,都有不小的差距,争先晋位的难度增加,面临的形势可谓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形势催人,形势逼人。

有机遇。做好今后的工作,促进经济发展,我们也拥有很多难得的发展机遇: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机遇,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历史经验证明,大的宏观环境趋紧时期,也是后发地区“弯道超车”的突破时期,只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抢抓机遇,增创新的优势,巩固和发展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在不断挑战困难中实现加快发展。

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抓运行 抓招商 抓统筹抓难题 抓民生 抓建设

陶明伦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总的目标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富民强市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围绕促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这一主攻方向,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作风,突出“四项重点”,实现“十项突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以优异的成绩向市四次党代会献礼。具体讲,就是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抓运行,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在稳定农业生产,繁荣发展第三产业的前提下,把发展的重点、工作的重心放到工业经济发展上来。商丘的发展,难在工业、重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必须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工业、支持工业、大干工业的浓厚氛围,按照营造一个氛围、优化一个结构、做强一批企业、打造一个平台、大上一批项目、培育一支队伍的“六个一”的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增强工业意识,营造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坚持“两手抓”,调优存量,扩张增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工业经济发展打造广阔平台;谋划、储备、建设一批工业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高度重视优秀企业家队伍建设,促进工业经济大发展、大跨越。当前经济运行调节工作要突出抓好电力保障、企业服务和物价调控工作,鼓励发电企业满发多发,合理安排工业错峰、避峰;坚持企业服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切实为企业解决难题;保障市场供应,降低流通成本,强化价格监管。

二要抓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落户商丘。招商引资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治本之策。要营造氛围,把招商引资作为衡量干部、检验干部的主战场,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招商、支持招商、参与招商的浓厚氛围。要明确目标,今年各县(市、区)新上总投资3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是基本目标,新上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才是参与评优评先的资格。要有效运作,就是瞄准关键区域,盯住关键人物,落实关键举措。关键区域,首先是重点抓好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其次是港澳台地区的投资项目,以及东南亚等地的投资合作。关键人物,就是乡亲、朋友、牵线人、有决策权的人员,以情招商、以商招商。在继续扩大产业领域开放的同时,努力在城建、科技文化、教育卫生、金融领域实现突破。关键举措,就是真正把招商引资作为关乎全局的关键举措来抓,让干部在这一战场上试身手、比能力、做贡献,接受检验、经受考验。实行二分之一工作法,大员上前线,全民齐动员。要研究方法,就是更加重视商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深入研究央企发展战略,寻找合作对接点,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

三要抓统筹,毫不动摇推进“三化”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我们的目标是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产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农业要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在增产增收上下工夫。工业要坚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发展的大平台,在做大做强上下工夫。城镇建设要坚持把新区规划建设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有力引擎,在完善功能上下工夫。规划引领,解决怎么建的问题;调控土地,解决用什么建的问题;提高品位,解决建什么的问题;精细管理,解决建管并重问题。要加快商丘新区规划建设,科学规划,重点启动,创新机制,集团开发,加快推进,使之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引擎,成为商丘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增长极。

四要抓难题,千方百计破解瓶颈制约。要素约束局面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是常态,必须靠改革、靠创新、靠机制,从根本上来破解。破解建设用地难题,要认真落实土地保障“三项机制”,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清理盘活力度,集中开展批而未用土地清理整顿,依法对闲置土地进行处理。破解资金制约难题,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做强做实政府投融资平台,积极开展土地资本运作,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投融资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破解劳动力素质提升难题,发挥商丘职业技术培训的优势,由政府出面组织,为产业转移提供培训,实行订单式的培训、“一对一”的培训,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破解电力要素供给难题。一方面,科学调度,周密安排,加强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在保证居民用电不受影响的前提下,确保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用电;另一方面,加快建设民权电厂二期工程2×100万千超瓦临界机组等重大项目,从根本上解决我市用电难问题。

五要抓民生,竭尽全力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把有限的财力用到民生上,大力压缩“三公”消费,做好增收节约,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要促进就业,重点消除零就业家庭。要抓好保障房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加强监管强度,确保完成任务。要把稳控物价摆在突出位置,落实好国家物价调控政策,稳定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尤其是要对困难群众适时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着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特色技能培训,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教攻坚计划,重点解决入学难和入托难问题。

六要抓建设,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一是抓好铁路、民航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中心火车站建设,支持郑徐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加快商丘机场推进速度。年内所有产业集聚区力争实现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高标准快捷联通,加快多层特别是三层以上标准厂房建设。二是抓住机遇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争取有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的“盘子”,推动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三是加强要素平台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股,壮大担保平台实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深入推进“三治三提”专项治理活动,扩大工作成效,提高能力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五是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机制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抓好食品安全管理,坚决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确保群众健康安全。六是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建设,抓好社会治安管理和信访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做好今后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任务 坚持导向 树立形象 打造标志 强化责任

陶明伦指出,做好今后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明确任务。就是把致力发展、改善民生、和谐稳定作为总体目标任务。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商丘为传统农区,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认真落实“三看五做四重点十突破”,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跨越发展之路。民生是第一目标,必须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稳定是第一责任,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发展、民生、和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商丘的三大主要任务,必须紧紧抓住,抓实抓好。

(二)坚持导向。就是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工作导向和用人导向。思想导向,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科学发展。工作导向,就是明确评判工作的标准,就是“三看”标准:就县(市、区)而言,推动发展,变化看城乡面貌、势头看项目增多、形象看和谐稳定;就市直部门来讲,推动发展,看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看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看典型经验的创新创造。用人导向,就是用干事创业、实绩突出的干部,让能力较强的干活之人有舞台;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干部,让不事张扬的老实之人有机会;用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的干部,让敢于碰硬的担当之人有保护;用清正廉洁、严于律己的干部,让群众公认的放心之人有作为。

(三)树立形象。作为商丘,就是要树立发展的形象、开放的形象、和谐的形象。发展的形象,就是天天有变化,年年有变化,与时俱新,与日俱新。开放的形象,商丘是河南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是合作交流的发源地、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谐的形象,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党员干部,要按照省委书记卢展工的要求,树立对人民负责的形象、推动工作的形象、清正廉洁的形象。

(四)打造标志。在前一段工业经济会议上,我提出了建设商丘速度、商丘标准、商丘品牌、商丘创造、商丘质量、商丘环境 “六大工业标志”,引起了大家讨论和共鸣,认为这应该成为商丘的标志,变为商丘的符号,应倾尽全力打造。什么是“商丘速度”,就是反应快、行动快、见效快,只争朝夕,雷厉风行,马上就办。什么是“商丘标准”,就是做人的标准、做事的标准、工作的标准。做人的标准,就是诚实守信,一言九鼎,掷地有声;做事的标准,就是能干事、干成事,不干则已,干就干好,干则必成;工作的标准,就是高标准、严要求,逢一必争,见冠必夺。什么是“商丘品牌”,就是能够代表商丘水平、具有商丘特色的品质和招牌。比如,现在我们的城市品牌是“华商之都”;农业品牌有310农产品批发市场;工业方面的品牌有“永煤”、“神火”、“香雪海”、“科迪”以及地域品牌、文化品牌、人物品牌等。 什么是“商丘创造”,就是要有创新的精神、创新的环境、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保障。什么是“商丘质量”,就是产品的质量、工作的质量、服务的质量。提升产品质量,生产出来的产品要让人吃着放心、用着安心、看着舒心。提升工作质量,对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提升服务质量,讲文明,行礼仪,热情周到,耐心细致,让客人到商丘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什么是“商丘环境”,就是良好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

(五)强化责任。责任就是承担任务,完成使命,干好本职。强化责任关键在干,干就是立足本职,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办好,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衡量真干与假干,就是要看“四重点十突破”的推进,就是看今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强化责任关键在管,作为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要有抓班子、带队伍的意识,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干好自己的事。现在开展的“三治三提”活动,就是为大家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干好工作提供的机会、创造的条件,务必深刻理解,自觉抓好。强化责任关键在带,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这是领导干部的职责。强化责任关键在实,天下万事,皆成于实。做人要实,就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做事要实,就是查实情、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做官要实,就是不图形式,不摆花架子,不祸害百姓,不埋下隐患,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让商丘的发展再快点再好点,让群众得实惠更多些更优些。

余学友在总结了上半年经济工作后,就围绕“十项突破”作了具体部署。

余学友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具体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一)围绕实现调结构促转型新突破,着力抓好经济运行调节。要加大经济运行调控指导力度,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抓好农业生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二)围绕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着力开展大招商活动。要切实组织好下半年重点招商活动,切实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效果,切实提高招商项目推进力度,切实抓好招商环境建设。(三)围绕实现产业集聚区建设新突破,着力搭建经济发展平台。继续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年”活动,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项目的建设、谋划和储备,加快培育产业集群,深入推进要素平台建设,加强管理体制建设,为入驻项目和企业提供快捷、高效服务。(四)围绕实现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新突破,着力打造中原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要着力抓好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快公路升级改造,力争开工建设沱浍河航运工程,积极做好商丘机场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五)围绕实现“城中村”改造新突破,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切实做到任务再明确,进度再加快,力度再加大。(六)围绕实现新农村建设新突破,着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做到观念要转变,规划要合理,基础要先行,资金要整合,产业要培育,推进要有序,体制要创新,配套要完善。(七)围绕实现投融资机制建设新突破,着力破解资金瓶颈制约。要建立政、银、企合作平台,加大金融服务力度,完善金融体系。(八)围绕实现土地开发利用新突破,着力保障发展用地需求。要规范推进增减挂钩工作,加快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力度,不断完善土地开发利用机制,持续加大补充耕地工作。(九)围绕实现职业技能培训新突破,着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机制,打造职业培训平台,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十)围绕实现社会保障水平新突破,着力保障改善民生。要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积极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强化公共安全建设。

市领导陈海娥、胡家印、高道春、张建民、刘慧生、李思杰、贾瑞琴、耿清国、刘爱田、许大刚、胡学亮、郝萍、崔道山、万克才、刘德文、朱明伦、岳爱云,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宋海萍、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王广军及我市厅级领导出席会议。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