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名人>报纸>  节后上班第一天,我市启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植下片片新绿

节后上班第一天,我市启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植下片片新绿

作者:李艾凌 出版日期:2011.02.10 点击数:0

【作者】 李艾凌

【报纸名称】:商丘日报

【出版日期】2011.02.10

【版次】第A01版(要 闻)

【入库时间】20110412

【全文】

又是一年春来到,又是一年植树忙。春节假期过后上班第一天,昨日上午,我市启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市、县、乡三级联动,就此拉开2011年植树造林和林业生态市建设序幕。这是自2008年起我市连续四年在节后第一个工作日举行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上午10时许,梁园区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内彩旗招展、人如潮涌,一派忙碌的景象。市委书记王保存,市委副书记、市长陶明伦,市委副书记张文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献涛,市政协主席吴宏蔚等市四大班子和商丘军分区领导,市直各单位和中央、省驻商单位干部群众及高炮旅、消防支队、武警支队官兵1500多人来到这里,挥锨培土,兴致勃勃地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五角枫、杨树等14个品种的5000余株绿化树苗,并为小树苗浇上生命之水,为建设生态和谐商丘再添新绿。

据悉,自2008年起,市委、市政府将春节过后第一个工作日定为“商丘市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日”,举行市党政军领导带头,市、县、乡各级干部群众参与的大型义务植树活动,以植树的形式迎接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四年来,全市参加义务植树人数累计达到2116万人次,义务植树株数达到7053万株,共完成造林90万亩。我市大力实施了农田防护林、防沙治沙、生态廊道、村镇绿化、环城防护林等重点工程。2010年,全市完成生态造林16.59万亩,是省下达任务的114.74%,任务完成率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永城市、虞城县、睢县、睢阳区4个县(市、区)又成功创建河南省林业生态县,至此,全市9个县(市、区)全部达到河南省林业生态县建设标准,我市提前五年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林业生态市,并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

市委书记王保存在植树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在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掀起义务植树高潮,第一,就是要通过植树来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通过植树,让大家在第一天、第一时间进入工作状态。第二,要通过植树绿化商丘,建设生态商丘。在节后上班第一天植树,就是为了动员和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在植树的最佳季节投入到植树工作中去,植树造林,绿化商丘,美化商丘,建设生态商丘。第三,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林业的发展和林木蓄积量的大量增加,对于安排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大有好处。我们将把这项活动长期坚持下去,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商丘建设,使商丘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当日,全市市直各单位、各县(市、区)、各乡镇7万多名干部群众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共计种植各类树苗60余万株。

□延伸报道

我市林业大发展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记者昨日从市林业部门获悉,“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完成造林90万亩,林木覆盖率从24.6%提高到28.6%,增长4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从1650万立方米提高到2115万立方米,林木蓄积生长量从184万立方米提高到236万立方米,林业大发展有力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我市林木资源通过光合作用每年固定二氧化碳量从336.72万吨提高到462.29万吨,释放氧气量从298.08万吨提高到409.23万吨,每年固碳释氧效益价值从22.70亿元提高到31.16亿元。

专家测算,完善的农田林网能使农作物增产15%~20%。我市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123亿斤,按照下限计算,全市森林资源增加农作物产量达18亿斤,比“十五”末我市粮食因林业生态防护作用而增产的15亿斤提高了3亿斤。林业大发展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节能减排事业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